打造医疗高地|“让好医生被看见,让好日子更健康”
来源:包融媒   2025-11-21

1994年出生的赵文海,怀揣对医务工作的崇敬,2012年考入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十余年间,他从一名普通医学生成长为医疗资源的连接者,通过组织专家服务团、开展健康科普,让包头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校园起步:

从一本教材到一套系统

初入校园时,赵文海未曾想过自己会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学习护理专业的他,在日常与医护人员的接触中,敏锐地捕捉到一个被忽视的需求——医护人员在院内考试备考时,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复习资料。

“那时候总看到老师们为找备考资料发愁,我就想能不能做点儿什么帮大家解决。”赵文海回忆道。这个朴素的想法,成为他后来创业的起点。2015年,还在校园的赵文海主动对接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将学习及考试评测系统引入医院。同年,为推广国家卫生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与备考系统,他背着书包走遍包头市各大医院。

两年的推广经历,赵文海不仅积累了大量医生资源,更让他深切感受到包头医疗的扎实水平。此后,他对接互联网平台大V账号,为包头名医录制科普视频,让健康知识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投身公益:

从个人行动到团队力量

随着对医疗资源整合的深入思考,赵文海明白,个人力量有限,需要凝聚更多人携手发力。2023年8月,凭借自身协调能力和人脉资源,他积极对接各方资源,同年11月,在昆都仑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首家统一战线医疗专家服务团成立,汇聚5家医院96位专家。一年内,服务团开展义诊、讲座百余场,走遍昆都仑区所有街道,还走进固阳县、达茂旗开展大型义诊,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偏远地区百姓。

2024年8月,赵文海对接市卫生健康委与团市委,成立包头市青年医疗专家服务团,全市十家公立三级医院的百余名青年医生加入。服务团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走进学校、企业开展急救培训和心理讲座。“有一次在某学校的心理讲座结束后,一位学生特意过来感谢,说之前对心理健康有很多误解,听完讲座才明白及时寻求帮助的重要性。”这样的反馈,让他更坚定了前行的信念。

赵文海深知,可持续的医疗公益需要创新模式。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与包头市图书馆合作打造“鹿城名医讲堂”,定期邀请业内大咖开讲科普健康知识。截至目前,讲堂已开展17期,惠及3000余人。今年7月,相关案例《“鹿城名医讲堂”——健康同行、文化共融》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深化全民阅读,书香直达基层”第六届阅读推广优秀案例三等奖。他还与妇联策划开展“女性关爱月”活动,为1000余名妇女提供免费体检。


务实前行:

搭建医患之间的“幸福桥梁”

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赵文海始终秉持务实态度。他深知,医疗资源整合需要多方配合,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就像是一座桥梁,要有效对接医院、专家、社区和患者的需求,策划符合群众期待的活动。”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为此,他花费大量时间走访各个部门,摸清各方实际需求和困难。

如今,赵文海虽已不再直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但他对医学的热爱从未减退。走进他的办公室,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中医典籍、桌面上摊开的健康科普资料,无声诉说着他始终未变的情怀。正是在这间充满医学氛围的空间里,他策划了一个个连接医患的暖心项目。今年9月30日,由赵文海积极推动的“红石榴健康诊室”正式授牌落地。首期在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的9个社区设点,每周五下午青年医疗专家常态化坐诊,把“医在包头”品牌科室的优质服务送到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诊疗服务。10月17日,“红石榴健康诊室”开展首期公益义诊,来自多家医院的专家团队,前往9个社区同步服务,为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帮助。

从一本教材到百场义诊,从校园学子到公益组织者,赵文海的青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一步步踏实耕耘。正如他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的初心,就是让包头的好医生被看见,让老百姓的好日子更健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岳宇乐)

(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