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黄芪体验官们采挖黄芪。
北纬41°黄金草炼成十亿产业链
固阳黄芪产业势头强劲,10.2万亩种植规模绘就振兴图景。2025年有机黄芪节展现了其从山野药草到年产值10亿、品牌价值213.79亿的蜕变。依托黄金纬度的优质自然条件与匠心种植,加之全产业链整合及创新加工,固阳黄芪正为道地药材现代化转型树立了典范。
仲夏的固阳,清风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10.2万亩黄芪在阳光下舒展枝叶,田间芪农忙碌的身影与轰鸣的机械共同绘制着产业振兴的图景。
刚刚落幕的2025龙凤堂717有机黄芪节,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固阳黄芪产业雄厚实力的集中展现——从阴山脚下的一株药草,到年产值突破10亿元、品牌价值评估高达213.79亿元的“黄金产业”,固阳黄芪的崛起之路,为道地药材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

固阳黄芪的“黄金”底色,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匠心独运的种植技术。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造就的昼夜温差,以及年均3130小时的充足日照,为黄芪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据权威机构检测,固阳黄芪甲苷含量高达0.1%以上,远超国家标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更是药典标准的两倍,这些数据彰显了固阳黄芪卓越的品质。
在固阳县银号镇的荒山坡上,吴涛涛的仿野生黄芪基地成为品质传承的典范。他坚持六年不干预,让黄芪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根系深达1米以上,单株售价虽高,但他更看重的是这份坚守背后的种源保护意义。这种从野生采集到仿野生培育,再到精准管理的转变,正是固阳人匠心精神的体现。

固阳黄芪产业的“点草成金”,核心在于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价值跃迁。
从起初的人工种植到机械化种植,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从出售原芪到销售精选切片,固阳县逐步构建起以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的黄芪产业链。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固阳建设有机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出以有机黄芪为原料的黄芪精产品,不仅深受消费者信赖,还携手大型连锁药店开拓了健康消费市场,搭建起了一条从田间到消费者的全产业链条。
在固阳黄芪产业园内,黄芪的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内蒙古绿博汇有限公司将黄芪与小麦粉结合,研发出黄芪曲奇,成为电商平台上的爆款;君康芪业则通过提纯技术,将黄芪变成远销日韩的植物饮料;龙驹农牧更是创新性地研发出黄芪奶酒,将草原奶香与药香完美融合。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黄芪的应用场景,也极大提升了黄芪产品的附加值。

黄芪种植基地。
固阳黄芪产业的崛起,深刻改变了当地经济生态。随着黄芪成功列入“药食同源”目录,固阳县抓住机遇,聚力做大黄芪产业。通过打造“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固阳优质农产品实现了“抱团发展”,品牌价值集中释放。央视《味道》《共富经》等栏目的专题报道,更是让固阳黄芪全网曝光量激增,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如今,固阳黄芪带着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双重认证,年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年产值突破10亿元。这株长在北纬41°的黄金草,不仅成为固阳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固阳,每一根黄芪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品质、创新与梦想的故事,它们让土地有了尊严,让日子有了奔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图/通讯员:闫杰)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