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
7月20日至2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在石拐区鸣枪开赛。来自全国53所高校的320名自行车运动员,身着各色战衣齐聚于此,在速度与意志的极限征程中展开巅峰对决,在竞技中感受石拐自然人文之美。
出发。
男子38.56公里公路绕圈赛现场。
此次赛事设置公路、山地、场地三大类别共23个竞赛项目,全方位考验选手的爬坡耐力、下坡技巧与综合控车能力。公路赛道上,男子大组赛以82.4公里超长距离锤炼钢铁意志,女子42.4公里征程尽展巾帼英姿,混合团体接力赛则用速度传递信任和默契。
次日,赛事聚焦田径场地,个人淘汰赛上演瞬间攻防,男女个人赛追逐梦想,团体竞速则以极致的短距离冲刺引爆全场。
收官之日,比赛转战至“大发1913”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选手们在专业赛道与自然景观中迎接更严峻的挑战,于崎岖险峻的山林中淬炼无畏精神。
蓄势。
向前。
赛道本身更成为文旅资源的动态展廊:选手们穿越赵北长城、汉长城遗址,掠过五当召的金顶飞檐,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与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的绿浪间起伏,深度体验“包头后花园”的生态底蕴。疾驰的车轮也丈量着石拐的产业蜕变:途经风电装备制造园、大数据产业园,驶过见证工业转型的戎王羊绒文化产业园。尤为特别的是,山地越野赛段嵌入“大发1913”历史文化街区的砖瓦巷道,打造出国内首个街区国际标准赛道,极限竞技与历史场景在这里碰撞出火花。
山地越野赛选手。
追逐。
默契。
这场青春风暴的幕后,一场体文旅深度融合的盛会同步开启——“跟着赛事游北疆 千山万水石拐情”铺展开草原文化长卷:马头琴奏响万马奔腾的豪情,群舞跃动生命的活力,历史情景剧唤醒工业记忆……当无人机编队以星空秀定格赛事荣耀,当烟花照亮草原夜空,飞驰的车轮不仅诠释着竞技精神,更驱动着文化血脉与产业振兴的同频共振。这场“赛旅一体”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创意塑造着“玩儿在石拐”的青春文旅IP。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晓婷,王嘉伟;图/记者:常静,刘晓婷,王嘉伟)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