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1°的麦香
来源:包融媒   2025-09-01

北纬41°的麦香

刘伟壕村在坚守中突围


秋日的固阳县西斗铺镇刘伟壕村,田野里翻滚着金色的麦浪,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是从土地深处萌生出的丰收的喜悦。在村粮油仓储加工基地内,机器轰鸣,白面、莜面、荞面、菜籽油等现代化粮油生产加工设备有序运转,传统的炭火炒锅正炒制出莜麦的焦香。

丰收的小麦。

01
好原料酿出好品质

“我们的产品,每一种原料都来自周边村民自种的农作物,连加工工艺都透着老祖宗的智慧。”合作社负责人、刘伟壕村党支部书记刘宝林介绍道。

固阳县地处北纬41°,独特的旱作、绿色、冷凉优势孕育出以“固阳八宝”为代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特别是位于县城西北方向40公里处的刘伟壕村,原生态粮食旱地红皮小麦口碑闻名遐迩。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早在2019年,刘伟壕村就探索成立了村集体经济项目——石磨面粉加工厂。传统石磨工艺与优质红皮小麦、荞麦、莜麦的结合,让这个小乡村的农产品名声大噪。据刘宝林介绍,加工厂成立初期,每天能加工800多斤石磨面粉,消耗1300斤原粮。

优质面粉的畅销也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2024年,全村共种植小麦5000亩,亩产150斤;莜麦1000亩,亩产120斤;荞麦3000亩,亩产180斤,相关加工产品销量也由40多万元攀升至80万元。一方面是村民迫切需要在家门口销售农产品的愿望,另一方面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产量,面对这一矛盾,如何既保持原有的品质,又能提升产能,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市场,成为村委一班人新的考题。

于是,村两委班子牵头,将引进现代化粮油加工设备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新设备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加工效率,还保留了传统石磨工艺的精髓,确保了产品的独特风味和高品质。基地24小时满负荷运转时,一天可加工小麦原粮20吨,产出白面13吨,荞麦加工量达10吨。单就小麦加工量而言,如今一天的白面产出量已是过去石磨面粉日加工量的32.5倍,产能较此前大幅提升。

“有没有闻到浓郁的麦香?”刘宝林问道。他笑着补充:“为了保留粮食最本真的味道,我们在种植时深耕细作,加工时精益求精,在加工过程中特意保留“胚”和麸皮——这正是麦香的重要来源。低温条件下的低速研磨,保留了小麦的分子结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麦胚的香味和蛋白质、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物质,让人们还能品尝到曾经的味道。”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精制面粉,“刘伟壕后山缘”系列面粉无任何添加剂,麦香浓郁醇厚,是真正的原生态产品。

02
好产品盼遇知音人

刘伟壕村集体粮油仓储加工基地。

喜悦之余,一个现实难题摆在了合作社面前:由于产品无添加剂,保质期较短,加上销路尚未完全打开,加工基地不得不控制生产规模,先进的加工设备时常处于停滞状态,村民们丰收的粮食也难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很多人觉得面粉生虫就是质量不好,其实这正是我们无添加、保留麦芽的证明,只要储存得当就能避免。”刘宝林无奈地解释道。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份来自后山的原生态美味,也为了让村民的辛勤耕耘不被辜负,村里正积极探索多元路径:刘宝林亲自带队前往陕西等地推销,用品质打动客户,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同时合作社正计划打通电商销售渠道,让“后山缘”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触达更多消费者。

固阳县今年降水量丰富,粮食丰收在即。据了解,刘伟壕村已与村内及周边村民达成收购协议,该粮油加工基地现已具备生产条件,预计9月初开始大规模投产。

刘宝林表示,村集体粮油仓储加工基地诚邀社会各界品尝当地农产品。无论是单位采购、家庭食用,还是渠道合作,每一份支持都能让这些带着乡土温度的粮油走出大山,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记者手记

麦香里的希望


□李楷谨


在固阳县刘伟壕村,我见证了这里的人们对土地的坚守。这里北纬41°的独特气候孕育了绿色有机的“固阳八宝”,刘伟壕村的红皮小麦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村集体经济项目粮油仓储加工基地,更是将传统石磨工艺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既保留了面粉的原始风味,又大幅提升了产能。

同样是在这里,我也看到了农民们在市场中的突围。乡村的空气中飘荡着麦香,那是丰收的味道,也是希望的象征。然而,好产品也面临挑战:无添加、保质期短,销路待拓。面对这些,村党支部书记刘宝林没有退缩,他亲自带队推销,计划打通电商渠道,力求让这份原生态美味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

采访中,记者深感,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需要智慧、勇气与坚持。刘伟壕村的实践,是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索,更是对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每一份支持,都是对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者的肯定。愿更多像“刘伟壕后山缘”品牌的农副产品,带着乡土的温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楷谨;通讯员:侯佳敏,胡晓波)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