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苏宁杯”首届广场舞展演在昆区苏宁广场圆满落幕,2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以灵动舞步点燃现场氛围。这场兼具观赏性与参与感的文体活动,既展现了全民体育的蓬勃生机,更直接为商圈带来超万人次客流,成为昆区“文体搭台、商业唱戏”的鲜活注脚。今年以来,昆区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打破产业壁垒,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体育四大业态从“各自为战”迈向“同向发力”,多项核心发展数据持续飘红,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阿尔丁之夜系列活动现场。

如今在昆区,商业空间早已跳出“买买买”的单一属性,成为承载文化体验、体育健身的多元生活场景。为让商业活力更持久、消费体验更丰富,昆区创新推出“文化+体育+商圈”融合模式,用文化的温度与体育的活力为商业赋能增效。今年以来,苏宁广场、核心商业街区等载体好戏连台,广场舞展演、国潮文化季、全民健身体验日、非遗互动展等活动密集举办,累计超400场,真正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不仅为商圈带来超200万人次的庞大客流,更让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文化惠民的深度融入,让这份消费热度有了长效支撑。依托文化馆总分馆体系,36期“线上+线下”公益慕课覆盖舞蹈、健身、核雕等多元内容,5万余名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文化服务;62场非遗展览走进商场、社区,相声、核雕等11个项目入选第八批市级非遗名录,让传统文化在消费场景中焕发新生;16家城市书屋建成投用,更标志着昆区公共文化服务从传统场馆向城市“毛细血管”延伸,实现了从“阵地服务”到“全域服务”的跨越。值得期待的是,即将启幕的“形塑北疆 匠心争锋”首届金属工业艺术文化季,将进一步深化融合理念,既展示金属艺术魅力,又配套工业主题健步走、非遗手工体验等活动,让文化传播、体育健身与商业消费形成双向共赢的良性循环。


昆区闹市区文艺展演。
如果说场景创新是融合发展的“软实力”,那么项目落地与招商引资就是支撑长远发展的“硬脊梁”,为昆区文商旅体融合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昆区文体旅产业招商组主动出击,外出招商8次,对接企业73家,成功落地3个重点项目:包头乐园全民健身体育中心主体完工,预计12月底试运营,将打造集体育竞技、休闲娱乐、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TNT桌球全国连锁包头店开业即火爆,成为城市运动消费新亮点;“云逸公馆”商业综合体项目内部装修有序推进,力争年内对外营业。
在夯实项目支撑的同时,昆区也着力挖掘本土资源禀赋,推动旅游产业从“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型。工作人员实地调研石门风景区、包头博物馆等18处核心点位,系统整合特色美食、购物场所、运动场馆等资源,编制发布“昆区旅游地图”,精心推出工业研学、生态休闲、运动康养3条精品线路。工业研学线路中,游客可走进包钢感受工业文明;生态休闲线路里,石门风景区的绿水青山让人放松身心;运动康养线路则串联起各大体育场馆,精准满足市民与游客的健康需求。截至目前,昆区已吸引外地游客超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昆都仑”旅游名片在融合发展中愈发响亮。


敬一丹读书分享会。
无论是场景创新带来的消费热度,还是项目建设筑牢的发展根基,昆区文商旅体融合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满足人的需求,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基于这一初衷,昆区以品牌联动为抓手,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让融合成果覆盖城市每个角落。
在文化领域,昆区联动阅立方、包头书城等优质机构,邀请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作家敬一丹等文坛名家开展读者见面会,让市民近距离与文学大咖交流心得;同时持续推进“作家进校园”工程,近50场精彩活动走进中小学,覆盖师生上万人次,让书香浸润全城。
在体育领域,昆区始终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理念,成功举办全国大白毽邀请赛、“巾帼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活力昆都仑杯”足球联赛等全民健身赛事百余场,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无论老少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快乐。为提升全民运动的专业化水平,昆区还开展两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育专业人才200余名,这些“运动教练”活跃在社区、广场,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让运动健身成为城市新风尚。从接地气的群众文艺展演到高水平的专业赛事,从文化名家交流到亲子运动体验,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融合活动,真正让城市发展成果走进千家万户。


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一系列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昆区对长远发展的清晰规划与前瞻布局。面向“十五五”,昆区将乘势而上,以更系统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全力构建“全域、全时、全景”的文商旅体融合新格局,打造区域领先的高质量发展样板。
创新IP打造与场景,昆区将深耕工业、黄河、草原等地域特色文化,与现代潮流元素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商圈文体旅化升级;引进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大力发展夜间体育经济,依托大型赛事推出“赛事+旅游+购物”联动套餐,打造“工业风+国潮”等特色主题场景,让“在地文化”真正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消费品牌”。
着力构建“内容创作—场地运营—配套服务—衍生开发”全产业链生态,昆区在产业生态与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打造“活力环”健身步道网,规划10条主题健身步道串联核心区,构建“城区+社区+生态”三级健身网络;完善“10分钟健身圈”,年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场以上,重点打造“活力昆都仑”足球联赛等三大本土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等高水平国际赛事;依托包钢材料优势发展高端体育装备制造;推进昆都仑召保护修复与非遗研学,让文化遗产在融合发展中“活起来”。
进一步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健”全链条服务,“昆区旅游地图”升级为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服务平台;构建四大产品体系与“四季昆都仑”旅游矩阵,打造工业研学示范带、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同时盘活昆河西岸资源,升级包百商圈与俄罗斯风情街,新建改建20座旅游厕所和5个智慧服务中心,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商圈里,广场舞展演聚拢万余人气;产业中,重点项目落地注入千万投资;城市间,文旅线路串联起八方游客……如今的昆区,文化、商业、旅游、体育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独立业态,而是相互赋能、深度融合的“发展共同体”。未来,昆区将继续以跨界融合的创新姿态,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让这座城市既有发展的“速度”,更有生活的“温度”。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图/通讯员:武广丽,徐琛)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