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包头在重大项目建设的轰鸣声中交出亮眼答卷:全市650个重大项目开复工487个,开复工率达74.9%;466个新建项目11项手续全部办结的有338个,办结率达72.5%,有效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以“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关乎全局、决定后势。2025年农历新年刚过,包头便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扩消费、稳增长,吹响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项目现场:春潮涌动催生发展动能
3月28日,位于石拐区的内蒙古永益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及新能源配套项目开工。
记者了解到,永益钢构项目聚焦装配式建筑和新能源装备两大领域,形成年生产50000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和新能源配套设施设备的生产规模。既是传统钢结构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更是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应用。内蒙古永益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重堂表示:“企业将以效率为先、以安全为基、以质量为魂,全力推进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向北200公里,在内蒙古测铖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茂旗乌兰陶勒盖铜镍矿年产45万吨采选项目现场,几座井塔高高矗立,从井口垂直下降200多米处,机械装备正挥舞着长长的手臂在坚硬的岩壁上作业……
近年来,达茂旗充分发挥自身在风光资源方面的突出优势,紧紧抓住能源转型的宝贵契机,追“风”逐“日”,加快新能源产业的谋篇布局,全力推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的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包头在重大项目建设的轰鸣声中交出亮眼答卷:全市650个重大项目开复工487个,开复工率达74.9%;466个新建项目11项手续全部办结的有338个,办结率达72.5%,有效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3%,比上年全年加快2.7个百分点,增速是全国平均增速的5.2倍,以“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部门担当:全周期服务跑出“包头速度”
企业运行一头关系着经济的稳定增长,一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就业增收,我市以助企行动为抓手,持续做深做实“三在两找”,深化“党建引领、助企纾困”专项行动,深入工业企业调研帮扶,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下转02
上接01 积极帮助企业找订单拓市场、找资金解难题,多措并举保障晶硅光伏企业稳定运行,推动铝、铜、氟材料等市场较好企业放量生产,支持钢铁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发展,全力以赴推动企业稳产增产。
“我们积极落实项目包联服务机制,加强全流程要素保障,想方设法推动在产企业稳产扩能、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在谈项目加快落地,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找市场、找资金,推动每个项目从前期就领跑、开工就决战,全力把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拉到最满,以项目竣工投产的‘新增量’检验项目建设成果。”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办负责人赫芳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市重点产品产量增势强劲,多晶硅产量增长73.3%,单晶硅产量增长113.4%,稀土磁性材料产量增长66.2%,铁合金产量增长1.9倍,铝产量增长10.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连续5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是全国平均增速的2.7倍,是全区平均增速的2.8倍。
企业突围:向“新”而行锻造竞争新优势
在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纺织材料研发中心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纺纱设备开足马力全力运转,工人们加紧赶制首批10万米具有“随身空调”功能的稀贝丝冰爽降温防护面料,这些融合了稀土黑科技的新型面料将被制作成工装T恤,为包钢集团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劳动者送去清凉。
营收利润双增长、科技创新成果丰、绿色转型步伐快。在“破”与“立”之间,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包钢集团走出了一条“突围之路”,成为全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当前,包头正把“战新”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抓手,全面培育创新创业主体,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速形成规模效益显著、创新优势突出、产业配套完备、区域特色鲜明的“战新”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1-2月,在明阳北方智慧、美科、金力永磁等重点企业的带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2%;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51.1%,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2和35.1个百分点。此外,我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双良、弘元、天和磁材等企业为代表的48户高技术产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
当前,包头正以“满弓劲发”之势向二季度冲刺。下一步,我市将紧盯目标任务加倍努力,聚焦短板问题攻坚发力,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实现季季红、全年红。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编辑:秦新宇;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