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普法”让法治宣传活动“走心”更“入心”
来源:包头普法   2025-09-24

图片图片

9月23日早上9点,包头市东河区南圪洞广场上比往日聚集了更多的人群,由包头市司法局、包头市东河区司法局联合举办的“非遗匠心传古韵,法治春风润民心”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正在热闹进行。


活动现场



“老师,现在的法治社会太好了,您就教我剪个‘依法治国’字样的剪纸吧”刘女士看着非遗传承人施跃进手中的红纸翻飞,直呼这样的普法活动很是新奇,希望可以参与体验。活动现场,六合枕、根雕、剪纸三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着“法治主题”作品来到现场,六合枕上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致纹样,根雕作品将“公平正义”的理念融入自然肌理,剪纸艺人一剪一刻间“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等主题图案跃然纸上……非遗传承人巧妙融入法治元素,让传统技艺绽放出新光彩。



法律咨询区设立多个咨询台,各个“摊位”前群众排队咨询,面对群众提出的婚姻家庭、劳动纠纷、物业维权等群众常见法律问题,律师、公证员组成的“法治智囊团”现场支招,答疑解惑,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此次活动我们设置‘非遗作品展示体验区’‘学法答题区’‘法律服务区’三个区域,是我们践行‘法治为民、普法惠民’理念的一次创新实践。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普法新模式,让法律知识更鲜活,更接地气,更受欢迎”。据包头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四级主任科员康健介绍,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为下一步包头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撑。


记者了解到,“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包头市持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全市各地区通过举办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非遗+普法”的宣传方式不仅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创作和推广,更增强了普法宣传的创新性、趣味性,使法治精神润物无声地走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图片图片图片

出品:包头市司法局融媒体中心

编辑:尹明月

责任编辑:张宏志

审核:郄凤平

投稿邮箱:btssfjrmtzx@163.com



编辑: 包头普法 责任编辑: 包头普法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