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医务室”踏破农牧民看病难题
来源:包融媒   2025-08-23

在达茂旗18177平方公里的辽阔草原上,曾经,一名产妇的难产因路途遥远、交通阻滞而命悬一线;曾经,一次普通的咳嗽因交通不便被牧民“硬扛”成慢性病。如今,一条独特的“健康守护链”正在延伸——这便是传承自革命年代的“马背医务室”。达茂旗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根基、以“马背医务室”为先锋,正在走出一条边疆农村牧区医疗破局之路。


医疗宣传入牧区(5328279)-20250821173901


破题难题

面对地广人稀、基层医疗资源薄弱的天然困境,“让医疗资源跟着牧民走”成为破题关键。   

2025年4月以来,达茂旗以蒙医医院为牵头,联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苏木乡镇卫生院及15个嘎查村卫生室,织就覆盖6.6万人的健康守护网,构建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生命线——在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网格图中,14个健康片区、64个健康单元及片区转诊中心层级分明,织就精细化健康管理网。

医共体之“通”,首先在于破除层级壁垒——基层卫生院主动担纲主力,精准摸排需求绘制“民情地图”,村医扎根一线化身健康“前哨”与草原向导;旗蒙医医院作为技术后盾,选派专家为巡诊队提供技术支撑。三级联动机制下,以基层卫生院医护和村医为主体的10支“马背医务室”巡诊队应运而生:他们携便携式B超、心电、5G卒中单元等设备穿越草原,在牧户毡房开展诊疗服务。当蒙医针灸、放血疗法等特色技术通过基层医护之手在牧区落地,当慢病规范管理率从去年同期的64%跃升至90.5%,基层医疗力量真正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引擎。


党旗飘扬

达茂旗蒙医医院专家在巡诊中“坐诊带教双肩挑”:鲁占海、王宝龙等名医定期驻苏木乡镇,让群众“家门口”享受二级医院服务;资深医师医生跟着马背医务室深入农村牧区巡诊,边诊疗边带教,为基层培育出9名规范化培训医师,让优质医疗技能在草原扎根。资源“输血”催生技术“造血”——基层蒙医诊疗项目由原来的8项增加到28项,增加了5大类。“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旗”从蓝图变为牧民触手可及的现实。

10支巡诊队也是十面流动的党旗。巴音花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们冒雨为牧民宝某某送医送药;西河乡卫生院的巡诊团队定期为精神障碍患者陈某某上门诊疗;石宝镇中心卫生院的巡诊团队为患有严重类风湿病靠轮椅出门的夫妻老人送药上门,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落地生根。

通过“党建+医疗”的模式,巡诊队将党的关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让各族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党的温暖。截至目前,达茂旗巡诊活动已开展5期,已为55个嘎查村的1128名农牧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得到了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蒙汉医务人员联合组成的巡诊队,还在诊疗中穿插民族团结政策宣传,用“一碗奶茶话健康”的方式,让各族群众在求医问药中加深了解、增进信任。针对牧区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巡诊队特别开设“双语健康课堂”,让不同民族的健康智慧在交流中互鉴,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实桥梁,健康服务已升华为边疆稳固的情感纽带。


达病达医

达茂旗在“达病达医”模式下——即以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为核心目标,通过构建常见病三级管理、医务人员下沉、双向转诊相结合的体系——科学健康管理机制得以高效运转。

其中,常见病三级管理是其基础支撑,巡诊队据此建立“三色管理”档案:根据病情轻重将患者划分为重(红色)、中(黄色)、轻(绿色)三个等级,病情严重的由牵头医院(蒙医医院)重点管理,其余由卫生院与卫生室跟进。例如,在巴音花镇,高血压患者宝某某的档案贴着红色标签,巡诊队员每周电话询问病情变化;这一分级机制与双向转诊关键环节紧密结合:当基层无法治疗时,患者上转至上级医疗机构;治疗后,本地患者下转至牵头医院或卫生院进行康复,形成闭环。

目前达茂旗全旗已建立5000多份慢性病专案,随访覆盖率逐渐提升。医务人员下沉作为重要途径也融入服务流程: 每次巡诊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居民群发布下沉专家信息,让牧民“按需问诊”,上级专家以帮扶带教提升基层能力。在第五期巡诊中,覆盖10个苏木乡镇12个嘎查村,行走2009公里,为299名农牧民提供了基础诊疗服务,完成两癌筛查26人次,发放宣传品226余份。

草原深处,巡诊车的辙印与骏马的蹄痕交错延伸。达茂旗以医共体之“通”纾解基层医疗之“痛”,让“马背医务室”这一红色传统在新时代迸发强劲动能: 牧民就医半径大大缩短,就医时间成本显著降低,县域就诊率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这一模式的目的在于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旗”的有序诊疗格局,从整体上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与去年同期相比,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提高36.99%、24%;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9.57%。

当牧民毡房飘起的炊烟与巡诊车扬起的尘土同框,达茂旗在祖国北疆绘就了一幅健康中国的动人草原本色——那不仅是马蹄踏破时空阻隔的印记,更是为紧密型医共体注入的永续生机。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硕;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