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主办的“春风化雨 善美北疆”——2025年第二季度“内蒙古好人榜”暨2025年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举办。
发布仪式现场揭晓了2025年第二季度“内蒙古好人榜”和2025年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榜单,10名“内蒙古好人”代表以及6名“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上台领奖。上榜的人员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岗位。有扎根牧区,用精湛医术守护嘎查牧民健康的草原医生乌仁毕力格,有39年坚守戈壁治沙一线,用青春和智慧绘就北疆绿色生态画卷的刘宏义……还有绿茵场上足球追梦少年——自立自强“新时代好少年”杨多悟……他们用点滴善举温暖邻里,以平凡坚守诠释责任担当;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责任,勤学善思、助人为乐,用行动诠释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 。
随后,活动现场通过短片、访谈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乌仁毕力格、刘宏义、李兰芝等6位好人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日常生活中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以及新时代好少年爱党爱国、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奋力前行。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2025年第二季度的“内蒙古好人”吧。
2025年第二季度“内蒙古好人榜”
15人(组)
助人为乐

医心向党惠牧民的草原医生
乌仁毕力格,女,蒙古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图古日格嘎查卫生室医生、嘎查党支部宣传委员。1996年从内蒙古蒙医学院毕业后,乌仁毕力格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于苏木卫生院的工作。2000年图古日格嘎查卫生室建成,自小在牧区长大的她欣然接受苏木委派,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用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为嘎查牧民带来了健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随叫随到的“120”。乌仁毕力格曾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区道德模范提名奖、“全盟巾帼建功标兵”“锡林浩特好人”、锡林浩特市“双学双比”女状元、锡林浩特市优秀乡村医生等荣誉。

无惧命运枷锁的助残先锋
刘凯,男,1993年9出生,内蒙古飞梦残疾人网络商贸有限公司、卓资县电子商务协会法人。一个拄着双拐,身高仅一米出头的残疾青年,不仅自主创业,还能带领10多位残疾人开网店共同致富。他无惧命运的枷锁,锤炼成助残的先锋。2017年10月,刘凯注册成立内蒙古飞梦残疾人网络商贸有限公司,决心通过电商销售家乡农特产品。注册“新农人”商标开启创业路。2019年,他获评“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2020年被评为乌兰察布市第七届道德模范。

教师志愿服务十余载 为3.2万孩子点亮希望
何润花,女,197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阿拉善左旗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幼教教研员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阿拉善大润志愿者协会创建人。何润花以博大如海的爱心,于2011年10月1日创建阿拉善大润志愿者协会,也是从那天开始,她将志愿服务的火光传递和扩散,帮助了更多的人,温暖了社会。她长期致力于开展环境保护、青少年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公益足迹遍布阿拉善、宁夏、甘肃等地。带领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16万小时,倡导社会捐款捐物折合资金865万元,倡导社会线上、线下沙漠植树50万棵,清理垃圾3吨,帮助贫困学校41所,受益儿童3.2万余人。她用滚烫的心,温暖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何润花曾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阿拉善盟第六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道德模范等称号,自治区第八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九批全区岗位学雷锋标兵。

最美血站人25载深耕采供血 热血铸爱为生命护航
朱秋平,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药师,包头市中心血站成分科副科长。40年扎根卫生事业一线,持续无偿献血25年,从最初每次献血200毫升提高到400毫升,累计献血总量达10800毫升,相当于近3个成年人的人体内血液总量。朱秋平先后荣获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6-2017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包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包头市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抽调干部专项考评结果的通报》,被评为优秀等次;被包头市人民政府评为“2007年度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包头市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包头市第四届“五四”青年奖章。
敬业奉献

大兴安岭上的忠诚卫士
柴瑞峰,男,198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电信额尔古纳分公司莫尔道嘎镇支局长。2009年参加工作,入职15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自然环境异常寒冷、条件异常艰苦的网络维护战线上。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柴瑞峰用15年的努力,在林区小镇的军民心目中树立起了爱岗敬业的形象;用风雨无阻的行动,为守卫在边境线上的子弟兵架起了与社会和家庭沟通的桥梁;用小人物的付出,向林区人们传达了“只要肯奉献,岗位可建功”的理念;用普通员工的高标准,为行业树立了一面奉献的旗帜。柴瑞峰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电信“杰出青年”、中国电信“十大感动人物”、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功勋员工”。

乡村带头人让村民物质、精神“双致富”
姚志军,男,196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建昌营村党委书记。自2014年至今,姚志军任建昌营村党委书记已经11年有余,他带领全村百姓书写了工农业总产值9亿元、集体收入19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6万元的致富篇章;他组织创办了赤峰市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线上线下观看参与人数最多的品牌赛事——建昌营“民BA”,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姚志军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建昌营村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39年绘就北疆绿色生态经济画卷
刘宏义,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技术员。工作39年来,他始终坚守在黄沙漫卷、条件艰苦的戈壁治沙一线。虽无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用39年的坚守,在牧民心中树立起扎根荒漠、甘于奉献的治沙人形象;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在曾经风沙肆虐的戈壁播撒绿色希望;用科技与创新,为荒漠化防治开辟新路径;用一名林业工作者的担当,绘就了北疆绿色生态经济的壮丽画卷。刘宏义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等荣誉,并被国家林草局聘为全国第二批林草乡土专家,获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35年让荒沟“旧貌换新颜”
王井君,男,1981年12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兴发村村民。“山山洼洼没地种,零零散散不成片。出门三步羊肠道,百里千斤靠肩挑。”漫天的风沙和艰苦的生活,是王井君童年最深刻的记忆。35年间,王井君一家栽种55000余株树,将350亩荒沟变成了果园,成为了荒沟治理的成功范例。王井君曾获“通辽好人”称号。

蓝天卫士护家园 职教领域显担当
夏季风,男,土家族,199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教师。2007年为实现蓝天梦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服役学习,2011年留校任教,其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央视七套《军事纪实》栏目专访。2017年主动申请转业并扎根呼和浩特,在新的岗位上淡泊名利、甘愿奉献,潜心从教育人、静心科研创新,申请获得无人机领域国家专利19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治区、市级教科研项目3项,科研成果经评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不仅提升了自治区中职学校的影响力,还牵引推动了呼和浩特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夏季风曾获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一等奖、“中航工业杯——第三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创意赛创意之星奖、空军首届航空创意挑战赛优胜奖等。夏季风曾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5次,2023年被评为第十一届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被补选为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诚实守信

以诚信奋斗之姿 谱写乡村振兴华章
郭丽丽,女,蒙古族,198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乌力根嘎查一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现任兴安盟科在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丽丽带动辐射本村及周边4个村发展以妇女为主的庭院经济、发展甜糯玉米种植、办加工厂,带动1000余户,其中监测户88户,户均增收5000元。郭丽丽成为远近闻名、广受群众信任的致富带头人,她以产业联动、科技赋能、绿色转型、诚信经营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郭丽丽曾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十三载风雪践诺路 一诺千金写大爱
李兰芝,女,1966年4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查格达村村民。2011年,李兰芝的儿子因交通意外致残,由于未找到肇事者,为给儿子看病欠下150万元高额债务。她与丈夫赵连发13年间辗转矿山、羊圈,当过“羊保姆”,干过工地“零杂工”,夫妻两人不畏艰辛、勤劳肯干,用生命守护诚信底线。2020年,丈夫病逝后,这位身高不足1米6的农村妇女独自擎起还债重担,截至目前,仅剩1万余元外债,用羸弱之躯续写诚信传奇。2025年,李兰芝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读懂北疆·温暖2024”网络故事汇年度人物名单。
见义勇为

退伍不褪色 火场再冲锋
苏玉龙,男,199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三监狱防爆队安全生产辅助人员。2025年3月17日退役消防员苏玉龙驾车途经赛罕区黄合少镇添密梁村时,发现不远处民房着火。他迅速冲到院中,冷静施救并控制火情蔓延,在民房发生爆炸瞬间救回试图抢救财物的老人,以专业素养践行责任使命,他舍身控火后悄然离去。苏玉龙曾荣获战时嘉奖一次、2次优秀士兵、3次优秀士官;在呼和浩特第三监狱(原呼和浩特高度戒备监狱)防暴队期间荣获1次优秀共产党员、4次年度优秀队员荣誉。2025年荣获“青城好人”称号。

平民英雄挺身而出 刺骨冰河救起落水女童
叶战桥,男,1970年4月出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健康街道居民。王吉军,男,满族,1968年9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个体工商户。2024年11月12日下午1点50分左右,冬日伊敏河的沉静被一声声呼救声打破,一名十几岁的女孩落入冰河中,生命岌岌可危。正在呼伦贝尔冬泳基地西岸清理冰雪的叶战桥和王吉军听到呼救声后迅速扔下手中工具,向呼救声跑去。当时,岸边虽然有不少围观群众,但因天气寒冷和未知的水域环境,无人敢贸然下水营救。危急时刻,叶战桥和王吉军奋不顾身跳入寒冷的冰河里,他们奋力托住女孩,一步步向岸边移动,最终成功将落水者救上岸并抬至120救护车。救援过程十分艰难,尽管两人都受了轻伤,但他们舍己救人,挽救了落水女孩的生命。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叶战桥、王吉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人的英雄本色,当面临落水群众之时,他们临危不惧,下水救人,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正义之歌。2024年叶战桥、王吉军入选第四季度中央政法委见义勇为勇士榜。
孝老爱亲

困有所帮 老有所依 “银发守护者”杨巴图托起幸福“夕阳红”
杨巴图,男,蒙古族,196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阿镇敬老院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五保院长杨巴图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曾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自治区“敬老孝星”,曾荣登2021-2022年度鄂尔多斯好人榜。

退休职工悉心赡养老人 践行孝老爱亲良好家风
任海燕,女,1972年12月出生,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公乌素医院退休职工。任海燕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老、体弱多病的公婆和父母,由于双方老人年事已高,同时又身患多种疾病,需要全天贴身照顾,她毅然挑起照顾四位老人的重担,不辞辛劳,每日尽心尽力侍奉,想尽办法让老人生活得更加舒适,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任海燕曾获2022年“乌海身边好人”称号。
(来源:文明内蒙古)
(编辑:草脑日;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