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场上,我市代表队在民族健身操项目中凭借出色表现,斩获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三等奖、自选套路二等奖,并最终收获综合成绩二等奖的荣誉。这支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18名学生组成的队伍,用汗水与激情诠释了民族体育的独特魅力。
规定套路比赛现场。
民族健身操项目巧妙融合了民族舞蹈的韵律之美与现代健身操的活力动感,它超越了民族舞蹈纯艺术的表达,在服饰、动作、音乐中深植民族基因,既是强身健体的有效途径,更是传承各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本次比赛中该项目分为规定套路与自选套路两个环节,前者要求动作统一,侧重队形创意;后者则给予各代表队充分的创作空间。
在自选套路的演绎中,包头选手手持牛角道具,以矫健步伐、铿锵节奏和刚劲动作,将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健身理念熔于一炉。作品不仅彰显了牛在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图腾意义,更以奔涌的青春朝气,勾勒出草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热望与奋进新时代的壮志豪情。“起初动作生疏,是同伴互助让我们共同进步。名次之外,更收获了深厚友谊。这项运动充满乐趣,未来定会继续探索。”选手莎古拉说。
“孩子们特别棒,从内心为他们感到骄傲!”包头代表队民族健身操项目教练赵小燕动情地表示,从零基础到赛场绽放,荣誉背后是日夜的汗水浇灌,这不仅是竞技的胜利,更是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沃土中蓬勃生长的动人见证。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梁晶晶)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