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包头稀土高新区主导研制的《高价值专利价值评价规范》正式列入内蒙古自治区 2025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这一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内蒙古高价值专利评估领域地方标准的空白,为推动自治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标准研制过程中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确保评价流程科学合理,评价结果符合地区专利分布的实际情况;二是要解决标准在全行业领域的适用性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稀土高新区创新性地采用了“三维联动”机制:构建多维度评价模型,为数据体系提供支撑;深度对接自治区重点产业规划,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设计配套推广方案,引导创新主体积极应用。这种基于区域产业特色的定制化标准研制路径,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新的范例。
随着这一标准的立项落地,内蒙古的专利生态建设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标准通过明确高价值专利的量化指标,不仅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和金融投资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将有效激活专利转化的“一池春水”。稀土高新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标准的出台和实施,让专利价值切实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瑞晶;编辑:王玮琦;一审:王雪仙;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