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依托数智载体 抓实四个关键环节 织密扎牢“三保”保障网
2025-10-25


依托数智载体

抓实四个关键环节

织密扎牢“三保”保障网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财政局
武艺强  任聪珍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财政局始终将“三保”工作置于财政运行管理的核心位置,依托已搭建的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四个数字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协同联动,构建起权责清晰、流程规范、保障有力的“三保”工作体系,为守住财政运行底线、提升民生保障质量提供了坚实支撑。


抓实预算编制环节

以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

依清单足额安排“三保”预算

一是以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为“总入口”,严把“三保”项目入库审核关。严格遵循“先入库后预算,不入库无预算”原则,将包头市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作为“三保”预算编制的源头载体,在项目征集阶段,各部门、各单位依托该平台做好“三保”项目储备工作,确保项目政策依据充分、申报范围合理、信息填报规范,为“三保”预算编制打好基础。

二是以统一清单标准与测算口径为“硬标尺”,夯实“三保”财力足额保障根基。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确定的“三保”保障清单范围及相关标准,统一“三保”测算口径,精准核算“三保”支出需求,优先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返还性收入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等经常性财力安排,确保市县两级财力足额保障“三保”支出。

三是以政策要求和制度规范为“硬约束”,落实“三保”支出保障优先序。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关于“三保”工作的制度规范与工作安排,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落实“三保”底线要求,将构建“三保”刚性约束框架作为预算管理核心举措。工作中始终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明确“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中的优先顺序,足额编制“三保”预算并严格开展审核,确保“三保”支出全面、完整纳入预算管理,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抓实预算执行环节

以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为载体

保障“三保”资金支付到位

一是标准内嵌平台,保障“三保”支付落地。搭建事前申请、凭证收集、费用报销、内部审批、银行支付、会计核算、凭证归档于一体的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将支出标准内嵌系统,在生成报销前进行智能审核并辅助填报,确保“三保”资金支付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并对资金支出过程中涉及的合同、电子发票、报销单、银行电子回单、集中支付凭证、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采取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归档,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档案管理。

二是规范标识管理,有效跟踪资金支付预算编制针对“三保”清单范围内资金项目设置专属“三保”审核标识,支出环节规范“三保”标识管理,强化有关资金支付的跟踪管理,让“三保”资金从预算源头到使用环节都可查可溯,以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的精准化、高效化管理,为明确“三保”资金流向、用途合规筑牢技术支撑。

三是打通数据链接,提高计划下达效率。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横向贯通税务数字账户、银行互联互通平台、商旅平台和财政业务系统,纵向与旗县预算单位全部联通,加强支付环节的数据参考支撑,简化单位操作流程,降低支付申报难度,提升资金支付效率。依托该平台,实现系24时全天智能审批下达,对纳入优先序列的“三保”计划,实行“接单即审、审完即转”,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准确支付到位。

抓实监测预警环节

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载体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健全多维监测机制,精准防控“三保”资金风险。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全面建立“三保”支出按月监测、按月分析的常态化机制,重点关注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三保”预算支出执行进度、国库库款保障水平等情况,通过定期跟踪研判,及时提示预警,做好风险处置,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并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与内控管理形成联动,强化“三保”内控风险防控。以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内控管理为例,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对经费支出范围进行约束,并通过内控管理平台监测资金用途,若发现经费流向政府隐性债务化解、非刚性基建、超标准办公开支等方面,或出现学校擅自调整经费用途、支出进度与教学保障需求脱节等情况,内控管理系统会立即启动分级预警,业务科室收到风险提示后第一时间核对指标下达情况、规范资金用途,及时化解资金支付风险,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二是筑牢平台对接根基,强化“三保”资金技术支撑。一方面,推动内控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OA系统全链路对接,在4大类15个内控评价指标中专项嵌入“三保”资金风险监测维度,如工资发放进度、民生项目拨付时效等指标,实现“三保”资金从“人工核对”到“系统自动校验”的转变。另一方面,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推进账户管理电子化改革,与5家代办银行建立“三保”资金支付快速响应机制,在平台中优先处理“三保”资金支付,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民生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三是构建监测应用闭环,提升“三保”风险防控能力。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打通“三保”资金监测预警与结果应用的闭环,将监测数据转化为“三保”保障实效。以库款保障为核心,整合收入预算执行、新增暂付款、“三保”支出进度等关键指标,结合上级部门预警提示,综合评价旗县区财政运行状况与“三保”风险,对“三保”支出不达标或预计出现风险的地区,适时启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止付或支出提级管理,并聚焦困难旗县区,通过督促合理安排支出、加强库款调度、采取临时救助等举措,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同步开展年终核查,对辖区内“三保”总体情况开展评估研判,将“三保”工作开展情况结果纳入旗县区财政运行情况综合考评。

抓实资金兑付环节

以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

提高民生保障质量

一是聚焦精准推送,提升政策主动服务触达率。聚焦政策传递效率与需求匹配度,以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强化政策主动服务供给,实现政策服务从“被动查询”到“主动对接”的转变。完善平台精准推送功能,系统升级政策库、企业库并新建标签库,依托智能化技术和算法,结合用户行业、规模、认证等属性精准推送补助政策信息,让目标群体第一时间掌握政策信息,切实保障政策红利快速直达目标群体。

二是优化兑付模式,提升“三保”关联服务效能。创新资金兑付模式,持续提高“三保”及延伸民生资金兑付效率与质量,以更高的效率惠及民生。在服务模式上,大力推进“免申即享”改革,实现从“企业先报、政府再审”到“系统智审、确认申领”的转变。以包头市中等职业学校春季学期国家助学为例,市财政局将助学金通过市教育局综合保障中心直接发放至学生个人账户,符合补助条件的学生个人无需向财政申请,即可自动享受资助政策、足额收到补助资金。截至20259月底,已通过“免申即享”政策累计发放资125.28万元,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与人民群众满意度。

三是精准拨付专项资金,提升“三保”资金保障能力。以严的标准管好资金,通过精准调拨与高效支付,切实保障“三保”支出需求。在资金调拨环节,实行分类施策、精准拨付的调拨机制。以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领域为例,由卫健部门提出分配意见,财政部门及时下达各旗县区和市本级有关单位,实现“三保”资金的精准拨付。截20259月底,已累计拨付2.57亿元,专项用于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领域,为基层开展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民生服务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对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农村牧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等涉及到个人补助的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直达保障对象,让人民群众及时、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


(来源:中国财政;编辑:姜卉;一审:王雪仙;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

d9b759d4e147482c8a9d6df5110a127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