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丨包头文旅的用户思维
来源:包融媒   2025-05-08

□图日根


这个五一,包头以“北疆欢乐城”之名,用超百场活动点燃了小长假的文旅市场。从千年古长城到现代服务区,从草原马背到非遗工坊,“草原钢城”正以文旅融合的创意实践,将历史、生态、产业与消费无缝链接,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时代活力的全域狂欢。

包头文旅的成功尝试,始于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表达。在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沉浸式实景剧《昭君归塞》以千年古迹为舞台,将民族团结的宏大叙事融入烟火气的表演细节,不仅让观众“看见历史”,更是“走进历史”。还有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以“国潮+非遗”重构商业生态,剪纸、糖画、木雕传承人现场秀技,青年市集引入“剧本杀”“古装游园会”等新玩法,让“走西口”的移民史化作可触摸的互动体验,既保留了历史基因,又注入了年轻血液。

包头文旅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改造。五一期间,以“交旅融合 发展路衍经济”为主题的高速公路文旅综合体潮盒集市亮相包头服务区。铁花表演、军工模型、稀土文创、特色餐饮,传统歇脚点转型为“交旅综合体”,服务区还引入新能源汽车试驾、智能机器人互动,甚至低空经济无人机展示,将短暂停留转化为消费触点,形成“停留即消费”的闭环。

从节庆营销到长效品牌,包头文旅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流量的精准把握。一方面,通过“文旅+媒体”增强宣传效果;另一方面,用优惠政策撬动消费杠杆。比如五当召对劳模免票、春坤山集赞换特价房等举措,将“薅羊毛”心理转化为实际客流。有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包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73.94万人次,天下黄河第一村、五当召、南海景区、包头古城、七彩大地成为游客选择的热门景区,5月1日至5日,五家重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37.84万人次,营业收入1848.08万元。这也印证了从“节日爆点”到“长效品牌”路径的可行性。

文旅融合绝非简单的“文化+旅游”,它需要以用户思维先“破”再“立”,让历史可参与、让产业可触摸、让流量可沉淀。当服务区成为打卡地、赛马场变身研学课堂、古长城化身实景剧场,包头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求新求变的智慧和勇气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张彦军;一审:张彦军;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