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闻廷
近日,包头市的几项民生工程引发群众热烈反响。丰盈道“断头路”打通、保利拉菲公馆西侧道路贯通、娜琳步行街改造停车场……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正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小工程解决大烦恼。一段10米长的路,堵了十几年;一个老旧建筑,让整条街通行不畅。这些看似局部的小问题,却是群众日常的大困扰。政府部门精准发力,拆除障碍、优化路网,居民出行效率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就是要从这些具体问题入手,让群众生活少一点“堵心”,多一点顺畅。
创新思路盘活资源。面对商圈停车难,青山区没有简单扩建,而是将步行街改造为停车场,既保留步行功能,又新增224个车位,并以市场化运营实现长效管理。这一举措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通过优化布局盘活闲置资源。停车方便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进而会带动步行街以及周边商业的发展,这样的举措一举多得,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民生工程的智慧,就在于用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群众满意才是硬道理。在工程现场,居民自发鼓掌、连声道谢的场景令人动容。这些发自内心的认可,胜过千言万语。城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多听民声、多解民忧,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才能赢得真正的口碑。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治理的落脚点永远是民生。民生工程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是否真正回应群众期盼。一条路的畅通、一个车位的增加、一盏路灯的亮起,都可能让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变得更便利。群众身边的小事,才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把“小事”办实,民心自然就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