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丨36.72万人次客流考验下 包头火车站交出了优质答卷
来源:包融媒   2025-05-12

□曹瑾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4月29日—5月6日),包头火车站共计发送旅客36.72万人次,日均4.59万人次,其中5月1日单日发送旅客71489人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4.19%。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我市经济活力的持续回升和民众出行需求的强劲增长,更折射出包头火车站科学统筹运力、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技术保障的显著成效。

节假日运输的核心挑战在于“集中”二字。包头火车站提前研判客流趋势,采取科室人员下沉包保、动态调整安检通道、强化设备巡检等措施,确保旅客排队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体现了“以需定供”的精细化管理思维。此外,站内并未单纯依赖增加人力,而是通过优化流程,如实时监测票务数据、灵活调配运力提升效率,这种“向管理要效能”的做法值得点赞。

从重点旅客候车区的焕新启用,到联合包钢医院设立临时医疗点,再到增派青年志愿者提供全程引导,包头火车站将便民服务从“基础保障”推向“品质体验”。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却精准回应了旅客需求——节假日出行中的健康风险、特殊群体的便利需求、陌生环境下的焦虑感。交通运输不仅是空间的位移,更是服务的传递,包头火车站用“有温度”的举措诠释了这一理念。

小长假前夕,对24部客运电梯、安检设备及票务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维护,确保高峰期间设备“零故障”。在客流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前置化运维有效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秩序混乱。这一实践再次证明:安全高效的运输保障,离不开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五一”小长假是观察社会治理能力的窗口。包头火车站通过打好“提前量”、下好“统筹棋”、用好“创新招”,以系统思维破解运输难题,以暖心服务回应民众期待,交出了一份既有“数字力度”、又有“服务温度”的答卷。未来,随着“假日经济”的持续升温,相信包头火车站会进一步探索智慧化手段,打出保障运输的“组合拳”,让出行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


新媒体引导图

编辑: 曹瑾 责任编辑: 图日根;一审:图日根;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