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丨写在草原上的健康承诺
来源:包融媒   2025-09-23

□袁闻廷


在广袤的达茂草原上,“马背医务室”巡诊队的身影,已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他们驰骋在五千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牧民家门口,用脚步丈量民生,用仁心温暖北疆。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的下沉,更是一份写在草原上的健康承诺。

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的边疆牧区面临“看病远、看病难”的困境。“小病拖、大病扛”曾是许多牧民的无奈选择。达茂旗创新组建“马背医务室”,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整合旗、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健康网络。便携医疗设备走进毡房,蒙汉双语传播健康,远程会诊拉近距离……这些务实举措,让牧民就医距离大幅缩短,慢病管理率显著提升,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马背医务室”的成功,源于其精准对接牧民需求的服务模式。通过提前公示专家信息,牧民可以“按需点单”;通过“一碗奶茶话健康”的方式,健康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通过“传帮带”机制,为基层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种既“输血”又“造血”的方式,不仅缓解了眼下之困,更着眼长远发展,增强了牧区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

尤为可贵的是,“马背医务室”超越了单纯的医疗范畴,成为凝聚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的重要纽带。医务人员既是健康守护者,也是政策宣传员,用真情服务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牧民们传唱的牧歌:“白衣安达进毡房,草原儿女享安康……”中所表达的感激之情令人感动。

破解民生难题,需要的是情怀、是智慧、是实干。“马背医务室”的创新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它告诉我们,只要真正心系人民、因地制宜,就能在任何地方织就守护生命的健康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李小艳;一审:张彦军;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