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丨以平凡之躯铸就伟大丰碑
来源:包融媒   2025-11-10

□柳文杰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星辰般熠熠生辉,照亮民族前行的方向;总有一些人物,以血肉之躯化作不朽的丰碑,镌刻成一个时代的记忆。大型红色舞台剧《王老太太》,作为入选自治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巡演剧目”的精品力作,是一部以艺术之手叩响历史之门、以平凡生命书写壮丽史诗的艺术作品。它让我们穿越时空阻隔,在舞台的光影交错间,感受那段烽火连天中依然闪耀着的人性光芒。

历史是艺术的土壤,艺术是历史的回音。《王老太太》在叙事手法上并未刻意追求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以“相对平淡的对抗”展开情节,将民众抗战的日常图景娓娓道来。从家园破碎的惊惶,到目睹暴行后的悲恸,再到投身抗战的义无反顾——六幕剧情如六幅细腻的工笔画,勾勒出王老太太从守护“小家”到投身“大家”的心灵轨迹。她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现实的淬炼中,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正是这份真实,让人物有血有肉,也让信仰可感可触。

二人台,这一植根于土默川大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王老太太》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不再仅仅是一种表演,而成为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情感桥梁。剧目将地方艺术与红色题材相融合,不仅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

当苍凉而激昂的唱腔在剧场中响起,那声声悲壮中,是山河破碎的痛,也是寸土不让的刚。地域艺术与家国叙事在此刻交织,不仅唤醒了观众心底的文化记忆,也点燃了深植于血脉的民族情感。这种以“小艺术”承载“大历史”的表达,让红色故事不再遥远,而是如同乡亲口中的往事,亲切而深刻。

《王老太太》之所以动人,在于它讲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神话,而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真实选择。一个平凡的母亲,如何在苦难中觉醒,在失去中坚强,最终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存亡紧紧相连。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国,何来家?国家的安定,是千万个家庭幸福的根基。

剧中,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亲人牺牲的彻骨之痛,不仅再现了抗战的惨烈,也折射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御外敌的坚定意志。而这些道理,不是靠生硬灌输,而是通过艺术的强大感染力,让观众在感动和泪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认同。

红色舞台剧《王老太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历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它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更激发了我们对个人命运与民族复兴的深刻思考。

红色文化传承需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既要坚守历史的真实性,又要注重艺术的表现力;既要弘扬革命精神的核心价值,又要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王老太太》通过地方艺术形式讲述革命故事的成功实践,为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这不仅是一台戏,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次灵魂的洗礼。它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告诉我们:伟大源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种从历史深处汲取的精神力量,将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图日根;一审:图日根;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