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丨“一刻钟就业圈”的民生温度
来源:包融媒   2025-11-25


□周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城市发展。近期,我市推行的“15分钟就业圈”实践,将政策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温暖的民生底色。

为政之要,首在安民,安民之基,重在安业。“15分钟就业圈”把就业服务融入社区巷陌,让“离家近、能顾家、有收入”这样朴素而真实的民生期盼得以实现。这一模式之所以受到认可,在于它始终从百姓视角出发,以“小而专、快而准、深而实”的服务诠释“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居民在家门口找到岗位,失业者通过培训重拾信心,城市的幸福底色也因此更加鲜亮。

从“三单五送”的需求对接,到“五橙联动”的闭环服务;从“一人一策”的就业援助,到“四季同行”的持续护航,服务的颗粒度越细,民生的温度就越足。精准是“15分钟就业圈”的灵魂,而数字化与多元协同则为其注入新动力。“就业包头”直播带岗、“政策云讲堂”线上覆盖打破了时空限制;家政协会、培训学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了“培训—就业”链条的无缝衔接。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数据赋能”的模式,代表了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

包头正以“一刻钟”为半径,画出一个充满温度的民生同心圆。这不仅是就业服务的空间概念,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这张民生服务网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岗位与劳动力的高效匹配,更是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对未来的确定性,这正是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民生根基。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张彦军;一审:张彦军;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