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淬火初心”实践队“三下乡”林西产业行
来源:包融媒   2025-07-23




淬火初心锻材子铁肩,筑梦乡土植北疆情怀。

7月14日至22日,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硕博“淬火初心”实践队赴赤峰市林西县开展了以“材汇林西、智启新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的林西县伴有阵雨送爽,可赤峰市林西工业园区里的企业车间里正涌动着比雨更热烈的温度。实践队一行先后深入内蒙古林峰源陶瓷有限公司、内蒙古荣鑫钼业有限公司、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林西县恒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材料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测中心和仓储现场,一路看流程、摸设备、记数据,把材料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带回去攻克,思考如何让每一项技术参数都化作可触、可感的“落地产品”。


01
“一块泥巴的转型之问”

“淬火初心”实践队师生走进内蒙古林峰源陶瓷有限公司。


“过去我们主要做工艺陶瓷,现在开始向日用陶瓷转型,最头疼的是怎么让泥巴既听话又好看?”内蒙古林峰源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东把问题直白地抛给了实践队师生。

实践队硕士研究生李帅踮着脚凑到成型机旁,用手指轻轻叩了叩刚脱模的杯子毛坯:“声音清脆,说明材料中的含水率下降得比较快,收缩大就容易裂。”他掏出手机,拍下现场照片立刻发进团队微信群,“得回去算一下配比,为企业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实践队带队教师杨圣玮拍了拍李帅的肩膀说:“今天的行程不是走马观花,谁发现问题谁‘认领’,回校就进课题组做验证。”

刘建东详细介绍了企业生产运营、核心产品及技术升级等状况,还针对质量控制、工艺优化、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与实践队一行展开交流。“这次到企业调研,我们提前做了功课,陶瓷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所涉及领域,此次参观现场感受陶瓷的制造工艺,让我们更为关注生产流程中的工艺改进,为企业提质、增效;关注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为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实践队学生贾晓波说。


02
“亿吨级钼矿的雄心与隐忧”

“淬火初心”实践队师生走进内蒙古荣鑫钼业有限公司。


雨停了,太阳把厂区照得明晃晃。内蒙古荣鑫钼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松把实践队师生领进总控室,指着屏幕上两条实时跳动的曲线说:“第一条线是焙烧温度变化曲线,第二条线是二氧化硫浓度变化曲线,只要波动值超过±2%,系统就自动报警。”

该公司是国内较大的专业从事钼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配备了先进的钼铁配料混料系统和虚拟仿真车间,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赤峰市的亿吨级钼矿床,其储量在全国遥遥领先。钼这个元素在工业上可是个香饽饽,是制造高性能合金的重要原料,特别是在钢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如何在亿吨级钼矿的‘金山银山’与北疆生态的‘绿水青山’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以绿色勘查、清洁选冶、尾矿循环利用的‘组合拳’实现资源高效开发与生态环境永续守护的双赢,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答好的必答题。”赵松说。

实践队研究生王鎏琪一边参观聆听,一边深入思考,他说:“真正走进现代化厂区后我才体会到‘绿色矿山’四个字的分量。过去在实验室做金属强化机理研究,总觉得只要把性能做到极致就万事大吉;现在走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企业才真正明白,高性能材料的前端是资源,后端是环境。只有把矿山—选冶—材料—回收全链条打通,把论文里的‘循环’写成车间里的‘闭环’,我们手里的数据才能真正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让北疆的草原与星空依旧纯净。”


03
“把论文写进林西的车间”

“淬火初心”实践队师生走进内蒙古林峰源陶瓷有限公司。


“为什么一定要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起下企业?”记者问道。

“如果只是老师来,企业拿到的是‘标准答案’;让学生来,他们带回学校的才是‘真实问题’。”带队教师康蕾说。

一周多时间,实践队师生深入多家企业蹲点调研,走进繁忙的车间与数控室,近距离观察材料制备、加工及质量控制的完整流程,直观感受产业发展的蓬勃脉动与面临的现实挑战。

走访完企业,实践队在工业园区会议室里开起了“诸葛亮会”。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问题:陶瓷釉面针孔、钼尾渣综合利用、固废再利用……每个问题后面都标着“认领人”。实践队学生依次上前,将一张张画满流程图的A3纸贴在墙上。“林西不缺资源,缺的是把资源变成金子的技术链。你们把技术留下,我们把舞台搭好,明年夏天,希望你们带着创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储备再来!”赤峰市林西县团委副书记孔梦琪说。

窗外,晚霞烧红了半边天。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轰鸣,而一场属于高校与县域、青春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才刚刚按下启动键。


(记者:张飞;通讯员:康蕾;实习生:刘炳易)

(编辑:张飞;校对:霍晓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