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图书馆广场
孩子们彩绘帐篷
8月24日,包头市图书馆化身成为一座开放、多元、充满欢笑的“城市文化客厅”。“北疆有情 包头有请”——图书馆奇妙夜在此启幕,图书市集、名医坐诊、非遗体验、荧光夜跑、亲子共读等多个主题板块交织展开,吸引超过2万名读者走进这场跨越黄昏与星夜的书香之旅。
图书展销区书香满溢,各类书籍被整齐码放,既有展现包头历史变迁的纪实著作,也有描绘草原风情的文学创作。新华书店摊位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挑选课外读物,轻声交流不断;旧书摊前,老读者仔细翻阅,寻觅着心仪的“老书”,偶尔还会交流各自的阅读故事。
“本次活动精选上百种图书,我们希望通过图书流动服务,让文化资源触达更多人,助力包头文化高地建设,让全民阅读在鹿城蔚然成风。”新华书店包头书城经理张岚表示。
从书香中走出,一旁的文创产品展区同样引人驻足。这里满是地域特色,包头本地主题冰箱贴、印有草原风光与民俗元素的内蒙古明信片等文创齐聚,不少人当场选购,将“包头记忆”与“草原风情”带回家。
非遗体验区,更是凭借互动感成为市集里的“人气担当”。漆扇制作展位,在听完工作人员讲解后,市民们便在扇面上勾勒,调色晕染;活字印刷体验区,读者们从字盘里仔细挑选字块,按照诗句顺序排版,再蘸取油墨、细致拓印。“太好玩了,我要再做一个。”9岁的王婧曦举着漆扇笑着说。
不远处,北疆文化闯关答题同样受欢迎。答题设备前围满了人,有人手指轻点屏幕犹豫选择,有人胸有成竹快速作答;闯关通过时,工作人员立刻递上团扇奖品,现场不时响起讨论声。
据包头市图书馆数字信息技术部主任翟海洲介绍,闯关题目涵盖北疆历史文化、生态地理等内容,今年还新增1958街区、黄河第一村等题目,并开发定制了答题程序。答对获得团扇的包三十五中学生何懿轩兴奋地说:“答题能学北疆文化知识,赢了团扇还能去做漆扇,这份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果特别有意义!”
活动精彩,好戏也连台。傍晚六点,主舞台区灯光璀璨,文艺汇演准时开启,瞬间吸引大批市民围坐观看。恢宏的管乐《钢铁洪流》与《乌兰巴托的夜》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萨克斯合奏《清晨,我们踏上小路》悠扬动听;小合唱《你是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婉转悦耳,以沁人心脾的芬芳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十一首风格各异的歌曲,让这个夜晚变得格外精彩。
“名医夜市”是今年图书馆奇妙夜新增亮点之一。作为包头市图书馆和市卫健委、团市委共同打造的“鹿城名医讲堂”栏目的延伸服务,作为“名医讲堂”公益品牌的创新延伸,“名医夜市”正走进市民的晚间生活,突破传统健康服务形式,将专业医疗咨询融入热闹的氛围,让市民在休闲漫步中,就能与青年医疗专家面对面交流,轻松获取健康知识和个性化诊疗建议。
“‘图书馆奇妙夜’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4场,是我馆近些年打造的创新品牌活动。每年的‘奇妙夜’活动都会吸引大批的读者和家庭前来参与,反响热烈。接下来,包头市图书馆还会持续举办‘图书馆奇妙夜’活动,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市民参与。”包头市图书馆社会活动部主任方祉淇说。
“图书馆奇妙夜”不仅是一日之间的文化狂欢,更是包头市图书馆整个暑期服务创新理念的一次集中绽放。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暑期该馆到馆人次达14.5万,图书借还量9.7万册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45场——这些数字背后,是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空间所持续释放的能量与温度。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岳宇乐;编辑:李宁宁;校对∶杜利国;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