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啦!
就在刚刚
从内蒙古“五大任务”工作推进情况
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上
了解到
2025年上半年
全国能源保供的“中坚力量”
就是内蒙古!
内蒙古煤炭产量6.4亿吨、增长0.7%,其中约60%运往东北、华北、华东等主要煤炭消费地区。
“蒙电外送”1656亿千瓦时、增长7.7%、占全国跨省区外送电量的1/6以上,其中绿电占比达到29.6%,较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
“蒙气外供”占产量比重超60%,有力保障了区内及京津冀地区民生用气需求。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
和战略资源基地
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
这“6”到飞起的实力
可不只体现在总量上
更藏在能源保供的每一个细节里
煤炭稳产保供
“压舱石”底气十足
上半年,高头窑和乌海等2处煤炭矿区总规、纳林希里和苏布尔嘎等2处新建煤矿、长滩和玻璃沟等13处产能储备煤矿陆续获得国家批复,天赐源、刘胡梁等6处煤矿顺利实现复工复产,共计涉及产能1.26亿吨/年,有力支撑全区煤炭产能稳定在12亿吨/年以上,进一步夯实了煤炭保供基础。
鄂尔多斯作为煤炭核心产区,超前部署煤矿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完成智能化建设煤矿209处,其中鄂尔多斯市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148座,约占全区的70%;内蒙古智能化煤矿产能达到10.87亿吨/年,鄂尔多斯占了2/3,达到7亿吨/年。

在黑岱沟露天煤矿,多辆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正在执行任务。
电力外送提质增效
“绿电占比”持续攀升
5月25日,内蒙古能源集团锡林郭勒中心的250万千瓦保障性风储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形成了全国陆地最大的10MW风机群,一台风机的发电量就足以满足上万户家庭的日常用电。

6月,内蒙古“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的首条外送通道——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长期合作协议顺利签订,内蒙古绿电外送“朋友圈”再扩围。
油气保供
“蒙气”温暖北疆与京津冀
上半年,内蒙古原油产量165.7万吨、增长2.9%,天然气产量168.8亿立方米、同比持平,煤层气产量263.5万立方米、增长30.4%。

苏里格气田苏53-2集气站。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的苏里格气田是内蒙古天然气生产的“中坚力量”,累计生产天然气131亿立方米,产量占全区的91.6%。
巴彦淖尔市的巴彦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8万吨,同比增长17%,产量占内蒙古总产量的35%,是内蒙古原油生产增速最快的油田。
新能源高比例替代
“风光氢储”全面开花
6月26日,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360亿千瓦时的绿电打捆输送到京津冀地区。

截至目前,乌兰察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商都县为主的两个产业集群,整机生产是以运达为主,产能达到500兆瓦;并形成了产能包括风机叶片470套、塔筒42万吨,已具备10兆瓦及以上大型风机配套生产能力。

内蒙古的能源保供
保的是国家战略安全
护的是百姓民生冷暖
内蒙古用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
一度度绿电、一吨吨暖煤
真正诠释了什么是
“能源保供的天花板”
2025年上半年
内蒙古不仅是中国能源的压舱石
更是绿色转型的领跑者
稳供、转型、担当——
这,就是内蒙古的“超6实力”
(来源:奔腾融媒)
(编辑:草脑日;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