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节前内蒙古风雨不多 气温稳定




今天

东部阴雨大风

从今天下午的卫星云图来看,浓云覆盖下的内蒙古东部还存在一些降雨和强对流天气,但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同时,天气形势图显示,正有一道高空槽作用于我区东部,这些冷空气的起源地是外兴安岭山脉附近,它们不仅会带来阴雨强对流,还会有异常强势的大风。因此明天,我区东部部分地区的大风会表现的比较明显一些,内蒙古气象台已于今天上午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明后

全区降雨减弱

只不过由于风力风势太过强劲,将会吹走沿途周围空气中的水汽资源,所以明后天在我区形成的降雨将会表现的比较弱,只有一些分散性小雨或阵雨,呼伦贝尔市南部部分地区有中雨。
27日,随着冷空气的西进,鄂尔多斯市北部、包头市中部、呼和浩特市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部分地区有中雨。
全区已入秋 明后天气温回升



明后天随着全区降雨的减弱,气温也稍有回升,全区大部的最高气温能保持在20度以上、25度以下。相较白天气温,夜间最低气温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夜间低温还能在10度以上,中东部基本都在个位数,大兴安岭林区的最低气温在5℃以下,部分地区甚至接近冰点,根河、图里河已于9月7日入冬。目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已完成夏秋转换,大兴安岭林区已经率先入冬,整体进程接近常年水平。

大后天(27日),中西部气温略有下降,只是降温过程会是一晃而过,降幅不大,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反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呼和浩特市,明后天的最高气温在22度,27日会稍稍下降至20度,28日之后又会回升至23度,人体感觉并不明显。

呼和浩特市未来六天天气预报

明日全区大部适宜收获

总体来看,未来三天,我区大部多云为主,降雨分散,没有特别明显的风雨降温,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状态,对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利。
目前,我区小麦收获超八成、马铃薯收获超五成、杂粮杂豆收获近三成、油料作物收获进度超两成。预计9月底我区主要作物陆续进入快速收获期。
25日,全区大部地区为适宜收获区,仅呼伦贝尔市零星地区、兴安盟中部偏西地区、通辽市中部零星地区、赤峰市中部偏南、乌兰察布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及鄂尔多斯市大部为次适宜或不适宜收获区。


后期展望



展望后期,国庆假期前,我区仍将延续多云少雨、风力偏大的天气格局,气温稳定、起伏不大,适宜大家进行户外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10月1日起,会有一股东路来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区,东北部偏北地区气温下降4到6度,局地气温下降6度以上;东北部偏北地区伴有霜冻或轻霜冻天气。比如海拉尔,9月30日的最高气温还在21度,10月1日就会降至15度。
由于时效较远,还请大家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外出行程规划,尽量避开不利天气条件,开心安全的度过一个国庆长假。
28日08时至29日08时
我区西部偏东局地、中部偏西、东南部和东北部偏北地区多云,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西部偏西、中部偏东、东部大部地区4、5级短时6级西北风或偏西风。
29日08时至30日08时
我区西部偏南、中部偏西、东部偏北地区多云,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西部偏北地区4、5级短时6、7级偏西风。
“内蒙古天气”温馨提示


应对秋收的措施建议
1.预防霜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霜冻来临前,有滴灌条件的地块,可采取滴水增温的方式,小流量连续滴灌,确保土壤表层湿润,减轻霜冻危害。同时,可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及叶面肥、水溶肥等,既能防止作物早衰,又能增强作物抵抗霜冻的能力。如霜冻发生,可在地块上风口,用秸秆、树叶、杂草等作燃料造烟防霜,提高近地温度,减轻霜冻危害。
2.适时收获:收获前需先判断作物成熟度,如玉米可观察籽粒乳线消失情况,确保作物达到生理成熟标准,保障产量与品质。同时,结合天气情况,避开多雨、大风时段,若预报有降雨,提前 1-2 天安排收获,避免雨水导致作物倒伏、籽粒发芽或霉变。建议收获时优先使用联合收割机,提高作业效率。
3.科学储存:收获后第一时间进行除杂处理,去除作物中的杂草、泥土等,除杂后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晾晒或烘干,充分干燥以降低水分。待作物水分含量降至安全标准,转入仓库储存,储存时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定期检查温湿度,防止作物发芽、霉烂,确保颗粒归仓。

全区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24日20时至25日20时

我区西部偏西、中部偏东北、东部偏北地区多云,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呼伦贝尔市南部部分地区有中雨;中部偏东、东部偏北和偏西地区4、5级西北风。

25日20时至26日20时

我区西部大部、中部偏西地区多云,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东北部地区4、5级短时6级偏西风。

26日20时至27日20时

我区西部偏北和偏东、中部偏西、东南部偏西地区多云,有小雨或阵雨,其中,鄂尔多斯市北部、包头市中部、呼和浩特市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部分地区有中雨;东北部地区4、5级短时6级偏西风。


END/完
(来源:内蒙古天气)
(编辑:李麒;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