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今年北方的秋季很短,短短十几天,仿佛从夏天一下跳到冬天。
从气温变化来看,9月底还是全国大部明显偏暖,尤其东北更是暖到异常;但从10月8日开始,接连几波冷空气过后,中东部地区则快进成了明显偏冷的状态。秋天真的变短了吗?一起了解!
不是错觉!
秋天真的在变短

今年北方多地为何秋天这么短?气象分析师介绍,今年北方秋季感觉短有两个原因——
秋雨多,日照少,秋高气爽的日子少;
入冬进程快速推进,导致华北多地秋季长度只有1个月左右,确实偏短。
以石家庄为例,9月中旬入秋,10月中旬入冬,再加上时不时下雨,秋季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
今年冬天是冷冬吗?
10月15日开始,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多地感受到常年11月甚至12月才会出现的寒凉,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关于“今年冬天是不是冷冬”的疑问。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外数值模式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但是气温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冷暖起伏大。
专家介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中纬度南北温差减小,西风带大气环流减弱,受其影响,我国冬季冷暖波动更为剧烈。
冷冬和暖冬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国家标准《冷冬等级》(GB/T33675-2017)和《暖冬等级》(GB/T21983-2020),对冷冬和暖冬给出了明确定义。根据定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简单来说,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冬,均出现在2012年之前。
近期中东部多地
气温持续偏低
对于北方多地来说,今后一周最高气温会在波动中维持偏低状态。中央气象台预计,25日至27日,受冷空气影响——
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将有4~6级风,阵风7~8级,局地9级,上述部分地区伴有4~6℃降温,局地降幅可达8℃以上。
南方升温相对平稳一些,未来几天气温会逐渐回升到常年同期正常水平,江南等地最高气温会回到20℃以上,华南普遍回到25℃以上。
至于降水,23日夜间至26日,受高原低槽影响,青海大部、西藏北部和东部、川西高原中北部、甘肃中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青海东部和南部、西藏东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
此外,25日至26日,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靖宇;校对:吴存德;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