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蒙情深 一场跨越长江与黄河的医疗“山海之约”
来源:包融媒   2025-10-24

10月23日,“跨越山海,沪蒙情深”——沪蒙医疗协作一周年交流座谈会在市党政大楼召开,我市5家医院与上海市5家对口协作医院就沪蒙合作成果进行研讨交流。自2024年7月,沪蒙两地卫生健康部门签署全面深化合作交流框架协议以来,一场跨越长江与黄河的医疗“山海之约”正式开启。

深化跨区域医疗合作,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市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场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协作,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我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海儿童医院专家与市第四医院医生交流病例(5735808)-20251023172927

上海儿童医院专家与市第四医院医生交流病例


顶尖资源下沉

破解“看病远”难题

“患者肿瘤位置靠近颅底,手术风险高,得制定精准方案,既要完整切除病灶,又要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6月25日,中国工程院张志愿院士带领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在国药一机医院手术室开展高难度肿瘤切除手术。截至目前,院士团队已累计在包开展工作7次,完成手术29台,其中四级手术1例,三级手术2例,门诊接诊患者11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医院颌面外科的医疗水平。

“以前觉得大城市的专家遥不可及,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挂上院士号。”62岁的患者张俊花,因上颌骨囊肿复发困扰多年,曾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得知张志愿院士来包坐诊,她第一时间预约就诊,“院士亲自制定手术方案,术后恢复特别好,现在吃饭、说话都不受影响。”

在沪蒙协作框架下,像张志愿院士团队这样“下沉”包头的上海专家团队并非个例。上海市儿童医院与包头市第四医院共建3个儿童医疗中心、4个名医工作站,每月派专家来包坐诊、教学查房;上海瑞金医院与包头市中心医院携手,在胰腺疾病诊疗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指导完成自治区首例国产5G腔镜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每季度来包,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精准诊疗,还走进基层开展巡回诊疗……

“沪蒙协作要建立长效机制,让优质资源真正扎根包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狄建忠在沪蒙合作一周年推进会上表示,一年来,上海累计派出39名专家来包开展义诊、带教、讲座等活动,惠及患者1200余人次,“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专家派驻+远程协作+人才培养’模式,让包头百姓持续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从“能手术”到“善手术”

学科能力实现跃升

“手术出血量仅50毫升,患者术后三天就能下床,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一科的医生提到与上海瑞金医院金佳斌教授合作完成的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赞不绝口。今年4月,市中心医院引进自治区首台国产5G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上海专家指导下,医院普外科已成功完成2台机器人手术。

技术突破不仅在于“引进来”,更在于“学得会”。市第四医院儿科曾长期面临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空白的困境。2024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顾竹珺来院指导,亲自为患儿开展胃镜检查,并手把手带教。今年3—9月,医院派出儿科医生赴上海进修儿童消化内镜。目前,市第四医院已能独立开展儿童胃镜、电子结肠镜等技术,彻底打破对成人科室的依赖。

此外,在小儿心脏中心洪海筏教授的推动下,市第四医院儿科医务人员还掌握了儿童鸡胸、漏斗胸保守矫形治疗技术,并首次开展儿童心脏增强CT技术,“一年来,上海市儿童医院选派10余名专家定期赴包出诊,累计为161名患儿(覆盖8类重点专科)提供诊疗服务;并通过专家带教,将上海诊疗规范与临床思维传授给我院医生,帮助其快速掌握疑难病例诊疗能力。”市第四医院党委书记蔺军介绍。

包医二附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在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开展多项新技术;市中心医院加入长三角胰腺肿瘤联盟,神经介入手术量位居自治区首位;国药一机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正式成立,成功开展正颌外科、颞下颌关节镜等自治区内空白业务……一年来,沪蒙协作推动我市医疗技术实现多领域突破,这不仅提升了我市医院的核心诊疗能力,更夯实了“十四五”期间我市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从“能实现”向“高质量实现”迈进。


“送出去+请进来”

打造本土医疗骨干队伍

沪蒙协作启动以来,包头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构建“送出去进修+请进来带教”的双向培养体系。一年来,我市已选派81名医务人员赴沪进修,817名学员通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开展学习,涵盖儿科、骨科、口腔、精神卫生等多个领域;上海专家通过“师带徒”“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方式,培养出一批能独立开展高难度诊疗技术的本土骨干。

“2024年,我科室开展儿童支气管镜978台,但儿内科仅有2名儿童支气管镜医生。除了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外,还需完成临床工作,工作压力巨大。”市第四医院儿内科医务人员介绍,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钱莉玲教授团队指导下,医院新增1名儿童支气管镜医生,组建起3人技术团队,“现在不仅能应对日常诊疗,还能开展复杂病例的介入治疗。”

为确保人才培养实效,上海专家的“传帮带”持续发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医师范娟每季度来包坐诊,都会与市第六医院医生开展病例讨论,目前已联合制定多例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上海九院口腔种植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和现场指导,帮助国药一机医院建立标准化种植诊疗体系,如今该院口腔种植手术成功率大幅提升。

“沪蒙协作一周年,不仅是成果的总结,更是新的起点。”在沪蒙合作一周年现场推进会上,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胡蕊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聚焦高精尖技术、科研转化、现代医院管理等重点领域,在打造“医在包头”品牌上持续发力。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狄建忠也表示,将继续支持上海医院与包头开展“一对一”专科协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我们将把上海的管理经验、技术标准与包头实际结合,帮助包头打造一批区域领先的特色专科,让沪蒙协作结出更多民生硕果。”

跨越山海,情谊绵长;沪蒙携手,共护健康。站在沪蒙医疗协作一周年的新起点,包头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医疗高地建设迈向新台阶。未来,随着更多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多本土医疗人才成长,更多先进技术落地,将为“十四五”期间我市跨区域医疗合作写下更加圆满的答卷,包头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顶尖医疗服务的梦想也将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苗雨蔚;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