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成果!包头在一直沿着这个方向突围
来源:包融媒   2025-07-17

这几天,来自包头的一条消息,引发很多军迷关注。

车载筒式发射无人机首飞

不久前,一机集团应急装备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车载筒式发射无人机首飞成功。试飞现场,无人机如离弦之箭,沉稳腾空。

图片

这一飞,不仅实现了从静态图纸到动态工程的蜕变,更为战场侦察、应急救援等关键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常看军事新闻的网友一定知道,现代战场上无人机的分量正不断增加。《解放军报》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无人机正在深度嵌入战场,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元素”。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从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到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材料,包头一直是为新中国铸盾利剑的地方,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人们看到,擅长造坦克大炮的包头并没有止步于传统优势领域,随着车载筒式发射无人机首飞成功,来自包头的硬核制造名单正在不断更新,创造更多传奇,恰如这座永不止步的城市一样。

这样的成果越来越多

在其他赛道,包头的创新成果同样不断涌现。

日前,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稀土基红外辐射节能材料、新型稀土保温隔热灌浆料关键技术成果”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10项代表性成果。

工业窑炉如同一个巨大的“保温杯”,针对如何让它更保温、更节能的行业痛点,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与包头市安德窑炉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组建稀土耐火材料研发团队,创新性地将稀土红外辐射涂层与稀土改性保温隔热灌浆料组合应用:前者高效调控炉内温度场,后者通过低导热特性及内部微闭气孔阻断热传导。

如此组合,让工业窑炉能源利用率提升超10%,废渣废料利用率高达95%以上,为高耗能行业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稀土耐材”解决方案。

锚定建设“两个稀土基地”奋斗目标,包头正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样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图片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

两项突破,看似领域迥异,却共同勾勒出包头科技创新的清晰轮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聚力突围。

当钢铁与稀土被赋予创新的基因,包头正努力摆脱“老工业城”的刻板印象。从无人机到新材料,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技创新的种子正在这片工业沃土上加速萌发。

在这样的环境下,像一机集团这样的标杆企业,正持续深耕无人机等领域,推动产品迭代;像稀土研究院这样的科研机构,正加速成果转化,让更多“实验室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而这座城市也将在这样的深耕与转化间向着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的奋斗目标更加靠近。

图片






(来源:双翼侠)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