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东河区不断强化“招商引资是头号工程、项目建设是头版头条”的理念,主攻先进制造业项目,聚焦高能级服务业,全力推动项目实现“当年签约、落地、开工”良性循环。2025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43个(其中产业项目33个),上半年43个重大项目手续办结率100%,开复工率100%。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2.7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73亿元,项目位于铝业园区内,建设年限2025年。主要建设三层液精铝7000吨,5N及以上高纯铝1000吨产线。
产品先进性:该项目深度融入东河区打造北方重要铝产业基地、建设千亿级铝产业集群的核心进程,在技术、产业与区域发展层面实现三级跃升。打破了纯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可控。成功突破5N及以上高纯铝纯化技术壁垒,掌握“卡脖子”核心技术,为我国高纯铝产业自主发展筑牢根基,降低对国外技术依赖,保障产业安全。打通了产业链条,推动进口替代。成功打通从5N高纯铝到半导体靶材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国产替代,吨铝提升7.8~8.8万元附加值。培育产业生态,助力区域发展。5N及以上高纯铝作为中铝集团“专铝作业”的核心材料,可孵化航空航天铝钪合金、核能用中子吸收板等12类高端衍生品,拉动下游研发企业聚集度提升40%。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达8亿元,年上缴税金1.5亿元,解决就业120人。
形象进度:该项目于2025年2月开工,已完成设备安装与调试,目前已试产,预计8月全面投产。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2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5亿元,项目位于铝业园区内,建设年限2025-2026年。主要建设36万吨高导及合金等特种导线、12万公里新能源用铝合金电缆生产线。一期建设18万吨特种导线、8万公里铝合金电缆;二期建设18万吨特种导线、4万公里铝合金电缆。
产品先进性:该项目锚定国家“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实现关键技术100%国产化。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通过搭建全链条质控体系,实现产品合格率99.6%。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年减碳量超百万吨。材料性能突破极限,融合稀土强化合金与智能热处理工艺,解决强度与导电率矛盾,导电率达63%、抗拉强度超280MPa、耐热超150℃。国内首创“超薄连续轧制+动态退火”技术,能耗降低20%,载流量提升40%,为特高压输电扩容提供核心支撑。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年上缴税金5亿元,解决就业300人。
形象进度:该项目从2025年6月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厂房施工,预计2025年12月一期建成投产,2026年10月全面投产。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亿元,项目位于铝业园区内,建设年限2025年。主要建设6条连铸连轧生产线,配套拉丝、退火、绞线等先进加工设备与辅助生产设施,全力打造高精尖铝制品生产基地,产品矩阵聚合高精度铝合金导电连接件、高端电工用圆截面铝型材、铝制单股导电线材等七大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汽车制造等核心领域。
产品先进性:该项目显著提升东河区在铝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含量高,企业拥有阻燃、耐寒、抗腐蚀等多项实用专利技术,自研合金导体材料载流量提升20%、减重15%,适配新能源汽车需求。深度聚焦汽车轻量化领域下游市场需求定制化生产,携手长发汽车制造等下游领军企业,开展高端精密汽车配件定制化生产,推动铝加工从基础型向高精尖制造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以上下游深度合作为依托,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助力区域铝产业集群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跃升。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年上缴税金2亿元,解决就业150人。
形象进度:该项目于2025年4月开工,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2025年10月竣工投产。
(记者:康璐;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