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第一期“鹿城干部大讲堂”开班,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凯,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包头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题作专题辅导报告。
王凯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背景与意义、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对包头城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整场辅导报告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见解深刻,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意义,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为学深悟透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和有益借鉴。


王凯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发展成就可以概括为“五个大幅提升”,即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大幅提升、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宜业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王凯将过去十年成就的经验总结为“一个把握”“三个坚持”。“一个把握”即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是做好城市工作的首要前提。“三个坚持”指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理念;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是做好城市工作的科学方法。
谈到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方位,王凯表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新时期城市工作需要新理念、新方法,坚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王凯指出,新时期城市发展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实现新时期城市发展目标和任务必须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更好发挥对现代化建设的引擎作用。


在回顾了包头城市发展的历程后,王凯指出,工业是包头的立市之基,包头工业在全国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王凯认为,包头即将跨过五千亿经济体量线,借鉴全国同类城市发展规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新要求,王凯认为,包头需要全面审视自身的新时代战略方位,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精准统筹配置空间资源,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王凯指出,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品质带动是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三个发力点。
在创新驱动方面,王凯对标4000亿元以上老工业资源型城市(2024年),从工业规模度、专业影响力、战新活跃度、研发投入度、创新转化力五大维度分析,勾勒出包头工业转型画像。他指出,目前,包头工业基本盘持续壮大,细分行业具备全国影响力,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但成果转化水平有待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梯队培育有待完善。未来,应聚焦工业基本盘,提升专精度,同时还应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快速扩增,围绕优势产业扩增新质生产力后备军。
在消费拉动方面,王凯指出,文化旅游是当下城市促进消费的关键抓手,工业张力与消费活力结合是老工业基地的一张“新名片”,可以通过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功能转换,营造差异化、沉浸式、体验式的场景。通过将废弃老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将老旧街区升级为创新街区,吸引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入驻。通过演艺、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高频活动引流—全域消费转化”的闭环模式。
在品质带动方面,王凯认为,未来10到20年里,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是从解决“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包头要建设满足人民需求的好房子,建设配套完善、全龄友好的完整社区,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做优高品质空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妍;摄影:李强)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