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以“五抓”续写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
来源:包融媒   2025-09-17

从“解纷标兵”到“综治样板”

包头市以“五抓”续写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





大国治理,根系在民;基层善治,法治筑基。

自治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后,我市迅速行动,在制度设计上谋篇布局,在实践路径上创新突破,以“五抓”硬举措突破综治中心建设难题,全力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和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从“解纷标兵”到“综治样板”的蝶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01
抓组织领导,破思想认识之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社会治理关乎人民安居乐业,关乎社会安定有序,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关键一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点多、面广、难度大的情况。长期以来,解纷资源散落在司法行政、公安、街道等多个单位,老百姓找个说法“走不对门、找不到人”。于是,综治中心应时而生。

“我们整合多方力量,打造您家门口的‘解忧铺’,就是要集中受理和处理老百姓诉求,让老百姓有地方‘找个说法’,确保您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这是全市三级综治中心的公开承诺。

为了实现这一承诺,市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组织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旗县区政法委书记深入研读自治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在政法委员全体会、委务会、书记办公会等多层级会议上,专题研究推进方案。同时,市委政法委全体委员分为9个包联小组,下沉旗县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明察暗访和不指定点位抽查观摩。通过这种高频率、严要求的督导,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切实增强各级干部对综治中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02
抓统筹调度,补制度机制短板


抓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是关键。

为全面强化综治中心“指挥中枢”作用,我市实施“提格建制”行动,由市委政法委积极协调,推动昆区、青山区、土右旗综治中心由股级提升为副科级,高新区整合多部门职能成立副处级综治中心,增强了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权威性,使其在资源调配、工作推进上更具力度。

在制度建设上,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部门单位入驻机制,明确各部门入驻职责与流程。市综治中心出台涵盖工作流程、人员管理、考核监督等10余项制度,构建以“三单两函”为核心的流程表单管理机制,打造从诉求受理到解决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工作体系。

同时,制定综治中心年度工作要点,将工作细化为6大领域17项具体任务,并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考核评价。建立每月旗县区和部门单位数据调度碰撞比对分析机制,通过对矛盾纠纷受理量、矛盾类型、化解率数据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


03
抓力量整合,消多元协同壁垒


前不久,杜某因物业费与物业公司起了纠纷。调解员两次调解均无进展——杜某认为“阁楼是开发商赠送的,不该收物业费”,还吐槽“卫生打扫不及时、门禁坏了没人修”,物业公司则凭《物业服务合同》要求补交全部费用。调解卡在了“赠送阁楼是否属于物业费收取范围”的法律界定上。

九原区人民法院派驻员额法官精准援引《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核心要义:“物业费收取以物业服务范围为准,阁楼即便为赠送,只要在服务覆盖区域内,就该纳入收费范围。”业主对服务质量不满可要求整改,但不能以此为由拒交费用;物业公司也得正视问题,尽快拿出改进方案。

法官的精准释法厘清了法律关系,将争执焦点从情绪化的“该不该收”成功转向建设性的“如何合理收付”。僵局迎刃而解,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有时候,法官解释两句、答疑一下,当事人就像吃了定心丸,我们的调解更专业了、效果也更好了!”调解员不禁感慨道。

为建设好综治中心这个“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市委政法委统筹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妇联等多部门,各旗县区矛盾纠纷调解、诉讼服务等中心实现有效整合,县级综治中心司法行政、信访等常驻部门和人社、住建等轮驻部门入驻率均达到100%。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增加常驻轮驻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公证、心理服务等随驻机构派驻率达到90%以上。


04
抓培训宣传,树为民解纷新形象


酒香也怕巷子深。综治中心富有成效的工作,要靠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让社会了解、让人民群众周知。

市综治中心实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工程。在培训体系构建上,市级层面构建“市级培骨干、旗县训专才、街道强基础”的分层培训体系,强化基层工作人员实操能力。在宣传推广上,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矩阵开展立体宣传,全面提升群众知晓率。

达茂旗综治中心成立“马背调解队”,灵活采用上门入户的方式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以柔性方式传递了治理温度,让群众感受到“身边有人管、难事有人解”,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综治工作的信任。

青山区综治中心探索建立“物业纠纷巡回调解+巡回开庭”机制,由法院、住建、两级综治中心组成联合专班,法院定期深入街道、社区(村)开展巡回式指导调解,对调解不成的纠纷,现场启动简易开庭程序,真正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安宁一域”的效果。

在“主动宣传”和“口口相传”加持下,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形成了一批模范示范点位阶段性成果,这些示范点位不仅成为展示基层治理创新成效的重要窗口,更通过经验共享、现场观摩等形式,带动了周边地区综治中心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05
抓标准验收,解执行落实难题


综治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阶段,已进入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

为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包头市出台《全市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地指导和达标验收的工作方案》,将验收标准量化为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设施配备、工作成效等多个维度。指导验收组采取“实地查看+台账查阅+群众测评”的方式,详细了解群众对综治中心服务的满意度与意见建议。

截至目前,10个县级综治中心已符合达标条件,86个乡级综治中心全部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的标准,综治中心已成为基层解纷主阵地,有效将大量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据统计,今年1至7月,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0687件,化解11761件,群众对综治工作的认可度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嘉伟)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