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好球” 带动文旅
来源:包融媒   2025-09-28

9月27日晚,包头人的微信朋友圈,再次被“蒙超”刷屏。竞争异常激烈的A组对决中,包头队主场迎战巴彦淖尔队,两支球队联袂奉上四粒进球,跌宕起伏的2-2场面令到场观战的球迷无不喝彩。

2025年伊利·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蒙超”)的激情战火,不仅在北疆大地掀起足球热潮,更成为推动包头体育事业发展和文体旅商融合的重要引擎。赛事不仅点燃了市民的体育热情,更通过“体育+”模式有效拉动了本地消费,展现出体育IP对城市发展的多维度带动效应。


家门口的“大赛场”


超“燃”的鹿城球迷(5598499)-20250928180152


踏入包头市奥体中心,“蒙超”赛事的热烈氛围瞬间将人包裹。赛场上,球员们如奔驰的骏马,传球、射门,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胜利的渴望。场边,球迷们的呐喊声、助威声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从数据层面来看,“蒙超”的观众规模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指数级增长态势。自治区体育局的数据显示,“蒙超”前四轮比赛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达273099人,门票总收入达127万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自治区外观众占比从第一轮的1.2%稳步提升至第四轮的8%,盟市间观众流动率也从5%跃升至18%。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蒙超”的影响力正如涟漪一般,不断向外扩散,突破地域的限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这场足球盛宴中来。

一项赛事,多方引流。

以包头为例,最近的两场主场比赛,累计吸引了5万余名观众。一场能让几万人安心享受的赛事,背后藏着太多人看不见的“默契配合”。公安部门提前规划路线、制定出行方案,保障观众有序出入;医疗点内,医护人员全程值守,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环卫工人在赛后细致清理,恢复城市整洁……各部门的紧密协作,让“蒙超”成为展示包头温度的窗口。


打造票根“消费链”


小球迷赛后与喜欢的队员合影(5598486)-20250928175818


“蒙超”的火爆为内蒙古的文旅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催生出“赛事+文旅”的创新发展模式。

包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巧妙地借助赛事热度,推出“凭蒙超票根享优惠”活动。全市13家收费A级景区首道门票五折、部分星级酒店入住八折以及文化演出折扣等优惠措施,让球迷们在观赛之余,能够以更加实惠的价格走进景区、入住酒店、欣赏演出,极大地延伸了游客的消费链。

从通辽赶来观赛的球迷高娃兴奋地表示:“我原本只是来看球赛,没想到凭票根能享受这么多优惠。我去了几个景区,还看了场精彩的演出,这次的看球之旅太值了!”

为让游客更深入感受城市魅力,包头精心设计了3条“跟着蒙超游包头”主题线路。这些线路将观赛与游览景区、体验美食、感受文化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

数据显示,前四轮比赛期间,内蒙古重点监测的商场、综合体销售额显著增长,部分地区增幅超过28%。赛事期间,包头重点商圈销售额显著提升,部分比赛日场馆周边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许多人为一场球、赴一座城,体育赛事正成为包头吸引外部客流的新名片,充分证明了“赛事+文旅”模式的强大吸引力和市场潜力。


激活城市“新动能”


“蒙超”所传递的包容、创新、拼搏精神,与内蒙古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

对于包头来说,“蒙超”的意义远不止于短期经济效应,更成为推动包头体育事业进步和城市软实力升级的重要契机。以赛事为契机,我市加快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推动足球场成为社区、公园的“活力地标”,让更多市民走上球场感受体育魅力。

借助2025年伊利·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这一高热度IP,包头还积极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战略落地。

政策的支持,则助推“蒙超”这场赛事走得更远。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里面特别提到要“破除办赛障碍,鼓励群众性赛事发展”,相当于给像蒙超这样的基层赛事松了绑、加了油;而内蒙古自治区也拿出真金白银,下拨了5.15亿元体育事业发展资金,为赛事化解难题、保驾护航。

哨声响起,是体育竞技的开始,也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包头正以赛事为契机,踢出体育与经济联动的一记“好球”,在新时代赛道上全力奔跑,书写“体育强市”的崭新答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 贾荣;编辑:郝晨莺;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导引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