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行时 | 智慧矿山颠覆传统印象:白云鄂博铁矿迈向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
2025-10-09

80fb2b8809c04cf1a42f619116459689

在传统印象中,矿山往往与机器轰鸣、粉尘漫天等紧密相连。然而,当我们走进今天的白云鄂博铁矿时,一场科技变革正悄然颠覆这样的固有认知。

步入该矿的采矿设备智能控制中心,只见工作人员头戴耳麦,神情专注,通过远程控制台操控数公里外的矿山采运设备。占据整面墙的电子大屏上,生产指挥、人员车辆定位、公路无人运输等系统的多项数据实时跳动、井然有序。昔日喧嚣忙碌的采矿现场,如今“浓缩”进这安静明亮的指挥大厅,矿山生产调度实现了“一室统筹”。

与此同时,矿山现场又是另一番景象。无人驾驶矿车有序穿梭、远程操控的电铲精准作业、智能焊接机器人自动完成结构件加工……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更显著提高了矿产开采效率与安全水平。

2018年以来,白云鄂博铁矿积极引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矿山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2019年,成为全国首家应用5G技术的智能化金属矿山。与此同时,白云鄂博铁矿还融合智能矿山建设成果,陆续实施智能供水系统、变电站集控及远程运维、高压永磁电机直驱滚筒改造等项目,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实现安全、绿色、智能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座矿山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

“智能控制项目一期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二期预计今年年底结束,届时将实现6台钻机、两台4立电铲、三台10立电铲、两台20立电铲、一台液压铲以及两台排土机等设备的远程智能控制。改造后,可实现一人同时操作两台钻机,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白云鄂博铁矿主管设备的副矿长王国栋介绍,“截至目前,无人驾驶矿用车已安全运行超过1500小时,保持零事故记录。”

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开采,生态修复则重塑矿山容颜。漫步白云鄂博铁矿地质环境整治项目区,仿佛步入一座生态公园。玫瑰园花开正艳,蓄水池清澈见底,野兔、野鸡等小动物不时穿梭其间,生机盎然。抬头可见退役采矿设备静卧于绿荫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转身望去,混种着冰草、柠条、苜蓿的草坡泛起层层绿浪,ZBS高分子喷播系统使用的智能喷淋喷出薄薄水雾,滋润着矿坡上的新绿。

截至2024年底,白云鄂博铁矿已累计投入地质环境治理资金5.7亿元,通过边坡与排土场地质灾害治理、矿区生态修复及工业厂区复垦绿化等工程,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5.89平方公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美化‘四园一池’,包括玫瑰园、马莲花园、丁香园、铁花园和天鹅池,持续提升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真正实现矿山与自然和谐共生。”白云鄂博铁矿党委书记、副矿长杨楠说。

据统计,我市已累计治理废弃矿山32.38平方公里,已创建绿色矿山9个,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2个、自治区级7个。“特别是白云鄂博铁矿和白云鄂博西矿,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在智能化开采、尾矿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应用,有效提升了矿山的绿色发展水平。”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武鹏说。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总结推广现有绿色矿山建设经验,推动在产大中型矿山提档升级,鼓励小型生产矿山参照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持续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同时加强部门协同,凝聚合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再上新台阶。”武鹏表示。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岳宇乐

(编辑:草脑日;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