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蒙协作再深化,三块牌匾为包头儿童医疗按下“加速键”
2025-10-30

10月23日,包头市第四医院迎来了沪蒙医疗协作深化的关键节点。“包头市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友好型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技术协作单位”三块牌匾同步揭牌,标志着沪蒙医疗协作迈向了深化阶段,为北疆儿童医疗服务升级按下“加速键”。



授牌仪式 开启儿童医疗服务新征程


授牌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上海市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与包头市第四医院的医护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包头市第四医院院长丁国良表示,三块牌匾是对医院深耕儿童医疗领域的肯定,更标志着服务进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医院将以挂牌为契机,聚焦出诊带教、进修培训、新技术应用、远程医疗、科研协同五大方向,以儿童医疗中心强化学科引领,以儿童友好型医院优化服务细节,以沪蒙协作为纽带对接优势资源,全力打造辐射自治区、服务西北的儿童医疗高地,为包头及周边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揭牌仪式。

授牌仪式结束后,上海市儿童医院专家团队深入医院儿童门急诊、儿童保健科及儿童重症病房等科室,展开了细致的实地考察。他们详细了解诊疗环境、服务流程以及重症救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当看到候诊区新增的儿童自助扫码设备,以及专家诊室与就诊区紧密衔接的合理布局时,专家们对医院“以患儿为中心”的升级改造给予充分肯定。

在考察过程中,专家们结合上海丰富的临床经验,就科室精细化管理、应急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操性的建议。他们指出,科室管理的精细化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要从细节入手,优化每一个服务环节,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应急流程的优化则是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医院的应急处理能力。这些建议为包头市第四医院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专家论坛 前沿知识赋能本土医护团队


一场覆盖医疗、护理领域的专家论坛在会议室如期开讲。在医疗专场中,上海市儿童医院杨晓东副院长深度解读了《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2023年)》,明确了诊疗规范,让包头医护人员对儿童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消化感染科主任张婷分享了“儿童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治进展”,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新生儿科副主任沈云琳详解“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要点,强化了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骨科副主任医师罗义开展脊柱侧弯科普讲座,助力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家长和医护人员对儿童脊柱健康的重视程度。

专家坐诊看病。

护理专场同样精彩纷呈。上海市儿童医院李丹以“护理质量安全实践”为题,分享了护理质量管控的经验,强调了护理工作在保障患儿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陆春燕聚焦“儿童消化专科特色护理”,传授了专业的护理技巧和方法,全方位提升了医护团队的专业能力。通过这场专家论坛,本土医护人员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为提升医院业务水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义诊惠民 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活动当天,沪蒙医疗协作一周年联合义诊在门诊楼内开展,现场暖意融融,满是家长们的称赞声。“不用跑上海、花小钱就能看一线城市专家,这协作真是帮咱老百姓解决大问题!”家长们纷纷感慨道,上海市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与本地专家联合坐诊,为患儿提供了优质诊疗服务。

市民刘女士抱着一岁多的宝宝,刚从诊室出来就松了口气。原来,孩子拉肚子快一周了,一家人急得不行。正好听说上海专家来义诊,刘女士赶紧带娃过来。她感慨地说,以前带娃追外地专家,挂号、住宿、路费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特别划算。经过专家细致的检查,宝宝被确诊为病毒性腹泻引发的乳糖不耐受,专家建议换款0乳糖奶粉就行,并详细说明了注意事项,让刘女士一家彻底放心了。

上海专家给患儿检查。

市民王女士也遇上了“意外之喜”。她带食欲不振的孩子来院,接到护士电话,告知有上海专家可调整挂号。专家详细询问了孩子的日常饮食、作息习惯,甚至连孩子的学习压力、运动情况都问到了,还给出了具体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王女士直言,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她心里特别踏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民温度。

在义诊现场,专家们一边耐心倾听家长讲述孩子的病情,一边细致地为孩子查体、查看既往病例。遇到家长有疑问的地方,他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连用药剂量、饮食注意事项都一一叮嘱到位,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这样的便民场景,过去一年几乎每隔一个月都在医院上演。“协作不是‘一阵风’,是定制化的常态化帮扶。”包头市第四医院儿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姜采荣介绍,自沪蒙专项协作协议签署后,上海专家针对包头儿童神经疾病、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特点,每隔1~2月固定来医院,有疑难病例就会诊、无急重症就出诊,还通过讲座、查房等方式带教本土医护人员。

姜采荣表示,沪蒙合作对本地患儿而言,是“看病不再难、康复更有盼”的民生福祉;对医院而言,则是“能力提上来、学科强起来、辐射扩出去”的发展契机。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协作,不仅守护了草原儿童的健康,更通过“输血”与“造血”并重,让本地医院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患者受益、医院成长、区域协同”的共赢局面。

接下来,包头市第四医院会深化科研、人才合作,持续擦亮儿科“自治区重点学科”招牌,让更多包头娃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大夫”。

据了解,自2024年沪蒙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上海市儿童医院与包头市第四医院紧扣包头市儿科医疗发展的痛点与需求,通过“出诊帮扶、进修培养、技术攻坚、远程协作”的立体化协作模式,精准破解技术缺口大、人才储备弱等核心困境,在“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中推动区域儿科医疗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多年来,包头市第四医院始终深耕儿童医疗领域,以“守护儿童健康”为初心,不断强化儿科学科建设、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构建起覆盖预防、诊疗、康复的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在沪蒙合作的推动下,10多名上海专家实现常态化出诊,累计为161名患儿提供诊疗服务,医院还分三批选派35名儿科骨干赴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医院儿科医疗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近几年,儿科年门诊量、住院量稳步提高,在近3年住院患儿中,市外患儿占比27.6%、自治区外患儿占比2.2%。此次三块牌匾的落地,如同三支强大的引擎,将为全市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渠芳芳;制图:王婷)

(编辑:草脑日;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catch_67ef19a391a0b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