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过去的开放是“借船出海”,那么今天的包头,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造船远航”。
过去,电商企业想做跨境贸易,常常面临通关、物流、结汇等“多头跑”的烦恼。如今,包头市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整合跨境贸易、数字技术、产业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可助力园区企业“一键链全球”。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承载包头开放合作重任的一艘“航船”。
在这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全球跨境电商数据中心、跨境产教融合示范中心协同联动,实现从“单一服务”“分散运营”到“全链条保障”“集群发展”的转变,不仅填补了我市跨境数字经济集中承载空白,更为本土外贸企业搭建起连接全球市场的“快车道”。今后,无论是闪闪发光的稀土,还是“大国重器”的装备,我们的“包头制造”都能通过这条“数字丝路”,更快、更高效地走向世界。
作为园区新成员,内蒙古鑫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对于全链条、一站式的出海服务有着真切感受。“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和商机,从入驻到现在,公司在新手店铺基本上每天销量是30—50单。我们信心满满,后续可能会进一步开拓西班牙、墨西哥等地市场。”公司总经理张家骏说。
目前,该园区已经入驻19家企业,还有多家企业提交了入驻申请。包头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焦洋表示,园区将不断努力提升能级,帮助更多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实现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和文化出海。
包头市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成功运营是我市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生动缩影。“十四五”期间,我市对外开放步伐全面提速,通过全链条引外商、稳外资,多举措稳外贸、促外经,多维度强口岸、提效率,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通道。
我市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姿态,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先后投资近12亿元推进满都拉口岸建设,建成“五进五出”查验通道,年周转能力由原来50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
国际航线实现首飞,2024年12月复航包头—乌兰巴托国际航线。B保监管货值持续增加,封关运营以来,累计完成进出口货值11.3亿元。中欧班列恢复运行,已累计开行7列。
同时,对外贸易保稳提质。全市现有外贸实绩企业317家,其中外贸额亿元以上企业30家。贸易范围从最初的蒙古、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逐步延伸,已与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贸易产品逐步从煤炭、矿产品、钢材等向稀土及其制品、“新三样”等高新技术产品延伸。2024年,仅跨境电商贸易额就增长678%。
此外,外资招引量质齐升。全市现有外资企业100家,全市存量境外投资企业43家,协议投资额2.16亿美元。
一个个开放成果正在共同勾勒出包头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迈进的清晰轨迹。缘于开放合作,我们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包头经济也跳出地域局限,越来越“外向。”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健,周田田)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