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五当召管理站传来喜讯: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数据时,首次清晰捕捉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斑羚的珍贵影像。

“岩壁舞者”中华斑羚。
画面中,一只毛色灰褐、体态矫健的中华斑羚正漫步于岩石与绿草交织的山坡,姿态悠然,身影灵动。中华斑羚素有“岩壁舞者”与“跳远健将”之称,擅长在陡峭岩壁间攀爬穿梭。该物种通常栖息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森林、悬崖峭壁及多岩石环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中及西南部分地区,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据五当召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斑羚常出没于密林陡坡之间,其毛色与岩壁颜色高度接近,行动迅捷、警惕性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此极难在野外被直接观测或拍摄到。为捕捉这些“岩壁隐士”的踪迹,管护人员需长期布设并维护红外相机,更要在海量监测数据中细致筛查。正是在累计三万余张影像中“大海捞针”般的坚持,才换来这张珍贵影像。“中华斑羚的发现,是石拐生态恢复成效的一个缩影。”该负责人表示,管理站下一步将继续依托红外监测技术,科学推进栖息地修复、公众科普宣传与物种保护等工作,守护每一处山野生命的印记。
近年来,石拐区坚定不移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植被覆盖度显著改善,为野生动植物营造出更加宜居的自然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珍稀物种来此“安家落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晓婷;图: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五当召管理站供)
(编辑:草脑日;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