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多元举措建链 精心培育人才
来源:包融媒   2025-11-23

近日,内蒙古AI+智造智用工匠学院成立,该学院是包头市第五所自治区工匠学院,也是包头市首家自治区新质生产力工匠学院。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AI+智造智用工匠学院依托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建设,旨在为包头市工匠学院建设发挥引领性作用,将围绕低空经济、无人机应用、AI技术、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及新兴家政服务业等技能需求,汇聚“技术专家+企业导师+院校教授”,以及劳模工匠等多元化师资,深入开展新质生产力系列培训,为包头市技能人才培育再添新动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作为包头市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培育载体,内蒙古AI+智造智用工匠学院的成立正是市总工会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市总工会立足自身职能,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着力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包头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了构建新型劳动者队伍,完善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教育培训、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市总工会围绕稀土、风电光伏装备、储能、有色金属、陆上风电装备、先进金属材料、碳纤维及高分子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储能等重点产业链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竞赛是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最好的“练兵场”。近年来,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12项,其中市级8项竞赛里7项聚焦新质生产力,3000多家基层工会积极响应,25万余名职工参与其中。此外还高标准承办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8项,其中含5项新质生产力赛项。

创新工作室是技术攻关的“孵化器”,为了让创新工作室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市总工会结合“三千行动”和复审考评工作,指导企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20余家。不仅如此,市总工会还在10月赴江苏南京举办聚焦新质生产力、提高创新工作室建设水平训练营,学习先进经验。此外,还指导工匠学院建设稀土、晶硅、钢铁等领域的创新工作室联盟,让技术难题在联盟平台上“集智破解”。

在技能培训方面,市总工会建设“1+5+10+N”工匠学院体系,包括1个市级联盟、5家内蒙古工匠学院、10个旗县区实训基地及N家特色产业(企业)工匠学院。召开座谈会部署工匠学院及企业培训任务,支持包钢、北重等10家企业建设特色工匠学院。由一宫、包职院等举办新质生产力工匠训练营10期。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领域劳模工匠选树工作,成功推荐评选全国劳模1名、自治区劳模17名、市级五一奖44个。在健全工匠培育机制方面,出台《包头工匠人才培育实施办法》,2025年拟培育包头工匠20名,其中新质生产力领域不少于10名。

针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市总工会计划组织100名劳模工匠,以“助企服务队”等形式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帮扶、经验传授、技能培训、难题攻关等活动,解决200个以上技术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和职工技能提升。

从工匠学院的精准培育到技能竞赛的以赛赋能,从创新联盟的集智攻关到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市总工会以多元举措构建起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的完整链条。未来,随着各项举措持续深化,必将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包头市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妍)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