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住进敞亮新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市民傍晚围坐街头,免费享受专业乐队的音乐盛宴……这些发生在包头街头巷尾的鲜活场景,勾勒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民生底色。“十四五”时期,包头市锚定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件件暖人心的实事,织密民生保障网,书写了一份“民生为本、幸福宜居”的精彩答卷。

青山区六合成“夹心房”安置小区的回迁居民郭秀武的新家宽敞明亮
“告别潮湿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孩子们不仅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下楼还有电梯,老街坊又都成了新邻居,我们很幸福。”说起如今的生活,青山区六合成“原拆原建”项目——六合佳苑小区居民贾义斌的脸上满是笑意。

“包棉1958”
走进“包棉1958”,小吃香气萦绕鼻尖,文创好物琳琅满目,复古纺织机器承载着包头棉纺工业的记忆。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烟火气与文艺范儿的空间,曾是闲置二十余年的包头棉纺厂旧址。如今,它已变身集工业遗产展示、创意设计、艺术展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打卡地,成为市民周末遛弯、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包头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除了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推动少先路28号街坊、六合城街坊、林南平房区、东河区土六栋等一系列“自主更新、原拆原建”项目建设,让更多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包头还把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作为统筹发展和服务民生的切入点、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打造了“天下黄河第一村”、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石榴花开”主题园、“包棉1958”等一系列有温度、有内涵的主题文旅项目,以盘活存量带动增量,让“沉睡的资源”焕发勃勃生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的专家们来到国药一机医院(包头口腔医院)为我市患者进行诊治
城市的发展终究要落脚于群众的切身需求,“十四五”时期,包头市聚焦群众需求,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让群众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过去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得往北京、上海跑,现在在包头就能做,既不用路上奔波,又能减少花费!”在包医二附院病房,患者王先生不禁感叹。这正是沪蒙医疗协作惠民的生动缩影。
自2024年7月沪蒙医疗战略合作启动以来,上海6家顶尖医院与我市6家重点医院精准对接,构建起“技术平移 +人才培育 +专科共建”的立体化协作网络。此外,近年来,包头市6家市级公立医院实现“国考”晋位升级,领先、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区各盟市首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的优化让群众就医更省心,教育资源的均衡则让家长们更安心。“我们家的这两个孩子太幸运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让包头市第二十一中学和朝阳路小学发生了蝶变,张语宣和弟弟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心仪的学校,她们的父母对教育的美好期待正在成为生动的现实,这背后,离不开包头市在教育领域的持续深耕。

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三校区学生快乐游戏
近年来,包头基础教育保持全区领先水平。“十四五”期间,包头通过集团化办学让基础教育驶入优质均衡“快车道”。秉承“建一所优一所、带一所强一所、一集团一特色”的原则,形成了以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为代表的29个义务教育集团,让包头孩子不仅在家门口“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除了教育、医疗的硬核保障,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市民的幸福感持续“加码”。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包头・正青春”街头演唱会热情开唱,“包棉1958”室外广场摇身变为青春舞台。最年华组合、花格格组合、四喜丸子组合、89组合、光阴乐队等高水平专业组合轮番登场,带来音乐盛宴。在包头,无门票、纯听歌的爆火形式,让音乐与包头的城市生活相交融,持续释放着开放、年轻、包容的城市文化魅力。
近年来,包头实施“文润包头、印象包头、魅力包头、人文包头”四大行动,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文旅融合效能双跃升,各类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旅融合项目亮点纷呈,让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盈。

市住建局“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
“物业不退装修押金?马上帮您解决!”“按照公租房政策,您可以这样申请。”“您的心情我理解,换我自己也着急。”……
10月28日,市住建局“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当起接线员。95分钟,111件群众诉求,其中具备“立行立改”条件的被迅速梳理出来,能马上办的就当天解决,需要沟通协调的则明确责任部门、解决方案和办结时限。
这样高效解决群众诉求的场景,在包头并不少见。

石拐区综治中心
“感谢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帮我解决了困难。”前不久,在石拐区综治中心、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所在街道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信访人李某的诉求得到圆满解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是我市秉承“最多跑一地 接办跟到底”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决纠纷的一个缩影。
包头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用精细化治理破解民生难题。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接听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全区率先完成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一项项务实举措,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从老旧小区的“蝶变新生”
到闲置资产的“华丽转身”
从医疗教育的“提质升级”
到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从社会治理的“高效暖心”
到民生保障的 “坚实有力”
包头市用实干担当回应群众期盼
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
包头市将持续办好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
绘就更加绚烂多彩的民生幸福画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妍;图片:包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