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参观。
百万观众共享艺术盛宴
艺荟北疆 绽放异彩
7月18日,历时8天(7月11日至18日)的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幕。作为北疆文化活动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艺术盛会以丰硕的展览成果、高涨的参与热情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公众呈现了一场集艺术展示、交流互动与市场交易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它不仅生动展现了包头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民对艺术的炽热爱好,更成为北疆文化建设的亮眼名片。


包头美术馆的文创展区 记者 赵永峰 摄
本届艺博会线下接待观众总量突破10万人次,线上直播平台吸引300余万人次观看,形成线上线下双线互动的热烈态势。新华社、中新网等40余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聚焦报道,累计刊发各类新闻作品300余篇,全方位、多角度传播艺博会盛况。在市场表现方面,线下线上合计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彰显了艺术展会的综合价值。
八日展期内,包头市民与各地艺术爱好者怀揣热情奔赴展会,展馆内始终人流如织、热度不减。累计接待线下观众突破10万人次的亮眼数据,有力印证了公众对高品质艺术展览的迫切需求与高度认可。面对汹涌的观展人潮,主办方始终坚持以观众体验为先的服务理念,原定17:30的闭展时间屡次延后至晚间21点,竭力确保每一位到场观众都能深度沉浸在艺术氛围中,尽兴而归。工作人员全程坚守岗位、热情服务,以最大诚意回应市民对艺术的热爱与支持。
本届艺博会期间,荣宝斋拍卖特别策划推出专场活动,线下预展呈现的黄永玉、范曾、史国良、王镛等艺术大家的代表作品引发持续关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艺术市场交流,为藏家群体拓展了收藏机遇,推动了艺术品交易的规范化发展。
7月16日下午举行的公益拍卖专场现场暖意融融,近百位爱心收藏家、机构代表与艺术爱好者汇聚一堂,围绕精选书画作品展开多轮竞投。现场举牌踊跃而有序,多件名家作品在温情接力中悉数成交。这场以艺术为纽带的爱心行动,将艺术价值与公益精神完美结合,成为本届艺博会一道温暖的社会风景,传递了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在线上传播与交易方面,展会平台创新打造“全时域艺术直播专区”,联动多位权威艺术主播与策展人进行持续导览与深度讲解。通过高清画面展示、实时互动问答、在线认购下单等功能,成功构建起“永不落幕的云上艺博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便捷参与、轻松下单,有效实现了“突破地域限制、全天候交易”的目标,拓展了艺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观众欣赏艺术作品 记者 祝家乐 摄
本届艺博会精心规划国际及国内两大核心展区,涵盖名家书画、画廊协会、非遗文创、当代艺术、雕塑装置、摄影艺术、国际交流、AI艺术等8大特色板块。展会汇聚了海内外60余家知名艺术机构,以及20余家本土优秀文化单位,携百余位活跃于当代艺坛的艺术家创作的3000余件艺术精品集中亮相。58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与2000延米的展线布局,共同构建起高规格、多元化的艺术展示空间,既实现了艺术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成为北疆艺术生态多元共荣的生动诠释。
作为本次艺博会的指导单位,享誉中外的荣宝斋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精心策划了涵盖书法、绘画、篆刻等多艺术门类的重磅展示,引领观众深度领略中华传统艺术的恒久魅力与文化精髓。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国内重要文化机构也带来了融合经典元素与当代创意的特色产品,其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与积极的市场反响,有力印证了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焕发的勃勃生机。丰富立体的展品体系让观众得以饱览近现代及当代艺术名家的扛鼎之作,近距离感受具有影响力的当代绘画、雕塑、前沿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细细品味凝结着匠心智慧的非遗手工艺品的文化精髓。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来自俄罗斯、日本、印尼等国家的代表性艺术机构携精选作品首次参展,组成备受关注的国际展区。这些充满异域风情与多元文化视角的艺术作品,为塞北地区的观众打开了通向全球艺术景观的崭新窗口,促进了中外艺术的交流互鉴。
此外,本届艺博会前瞻性地引入“AI与艺术相融”主题展区,成为探索艺术未来形态的创新亮点。智能机器人现身展区与艺术家、观众进行实时互动,生动呈现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全新维度,吸引了众多嘉宾与观众驻足体验、深度参与。国际展区的成功首秀与AI主题展区的创新探索,共同标志着包头艺博会在国际化与前沿性上的双重突破,有效促进了跨文化对话与科技艺术交融,为盛会注入了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活力气息。


连辑作讲座。
刘正成作讲座。
李一作讲座。
作为本届艺博会学术深度的核心承载,一系列高质量论坛与专题讲座构筑了启迪思想的智慧高地。八场名家讲座场场座无虚席,汇聚成一场启迪心智的思想盛宴。多位顶尖学者与艺术家倾情开讲,各展学术所长:中国岩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连辑深入探讨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深层价值与实践路径;表演艺术家与书法家张铁林巧妙比喻舞台表演与书法创作的审美共通性,分享跨界艺术的独特感悟;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溯源阴山岩画与史前文字,解密古老文明中的书法基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东芹系统解析篆草书体的演变规律与辨识精要……
名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学养、生动的表达风格与独到的思想见解,将专业领域的高深洞见转化为普惠大众、启迪心灵的艺术滋养。讲座现场座席难求、互动踊跃,线上线下参与者累计超万人次,充分印证了包头市民对深度文化体验的旺盛需求。
对于这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业内专家与普通观众纷纷给予高度认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翔评价道:“活动突破地域限制,广泛吸引全国艺术大咖与国际友人参与,真正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流互鉴。”
张铁林作讲座。
“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经济和文化两条腿并行前进,包头举办艺博会正是这一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张铁林表示对包头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期待未来能再次造访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青山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静雯说:“多场名家讲座内容扎实、见解独到,是本地艺术爱好者难得的学习机会,对提升区域艺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来自深圳的观众刘洁也对包头宜人的气候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赞不绝口,认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艺术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科普服务。
在各界的高度认可与热烈反响中,本届艺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主办方的精心策划与专业运营。包头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旭茵表示,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既为艺术创作者与爱好者搭建了专业的交流平台,也通过丰富的展示形式与互动活动增强了公众对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未来,包头将继续深耕艺术展会品牌,不断提升展会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水平,让艺术真正赋能城市发展,为北疆文化繁荣注入持久动力,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地方力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海亮表示,本次艺博会作为我市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活动,一方面,实现了文化展览与交易两重效果。本届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文化机构积极参与,搭建了跨区域文化交流交易平台。另一方面,群众参与度不断深化。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名家讲座、现场拍卖等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接触艺术,提升了文化素养。此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跟着艺博游包头”,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可以说,通过两届艺博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包头的文化活力与底蕴,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今后要持续把这张城市文化名片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