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造“钢铁巨炉”将走出国门
2025-11-06


近日,记者走进包钢西创机制公司铆焊车间,焊花飞溅、天车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制造景象映入眼帘,四台庞大的电弧炉正在同步配装,宛如四座蓄势待发的“钢铁堡垒”,这是包钢西创机制公司与中国重型院合作承制的两套12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设备,项目于今年6月启动,目前已进入装配收尾阶段,即将发往乌兹别克斯坦。


“这是我们首次承接120吨级超高功率电弧炉的整机制造任务,包括120吨炉体4台(2台线上使用,2台备用)、倾动平台2套、盖提升及旋转装置2套、升降立柱2套,总重量达1267吨,覆盖设备核心传动与承载系统,无论是制造规模还是技术难度,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机制公司营销中心工艺专业区域技术主管杨瑞兵介绍。他指着正在吊装的炉体说:“你看这个‘大家伙’,外形尺寸达到了7470×7245×8525毫米,要在1600多度的高温下连续工作,对焊接精度和材料强度都是极限挑战。”

为保障项目顺利交付,机制公司从工艺源头入手,全面升级焊接标准。下炉体炉底主体焊缝采用全熔透焊接工艺,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精准,使焊缝与母材完美融为一体,抗疲劳强度提升40%以上,焊接后每道焊缝均经过JB/T5000 I级标准超声波探伤,实现了“零缺陷”交付

“我们所有炉体部件在加工前都进行了退火处理,就像给钢铁‘做SPA’,通过550至600℃恒温慢冷,彻底释放内应力,确保后期不变形、不偏移。”杨瑞兵作了个生动的比喻。上炉体主体结构由框架与水冷块组成,全部采用不同规格无缝钢管煨制焊接而成,为确保水冷系统密封性能,焊后严格执行1.0Mpa水压密封试验,保压1小时无渗漏,彻底杜绝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面对倾动平台这类高载荷精密部件,团队创新采用“先焊后退火+整体预组装”工艺,提前在厂内模拟安装状态,排查尺寸偏差,提前消缺,从源头确保安装精度符合标准。

“电弧炉投入使用后,每小时每炉炼钢120吨,可实现高效生产。”杨瑞兵语气中透着自豪,“这不仅是一笔订单,更是包钢制造走向国际的‘硬核名片’。”

(来源:包钢集团;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