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闻廷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如今,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2%以上,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礼遇企业、人才成为了城市发展必修课。
一直以来,包头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优等生”,交出了一份“包你满意”“包你放心”的一流答卷。今年2月5日,包头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召开。这是包头连续三年以“双招双引一优化”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随后,在2月11日,全市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推进会召开。会议全程仅55分钟,各旗县区、相关部门以清单形式进行汇报,不搞穿靴戴帽的文字材料,直切主题,这样务实高效的会风正是包头市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的生动写照。政策支持、时间成本以及工作效率,既是企业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期望,也是政府真心实意帮助企业的初心,更是包头这座城市连续三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先进位的底气。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包头紧跟时代步伐,从未掉队。全市上下对经济政策、科技前沿、产业动态充分了解,并根据自身基础优势,紧紧围绕“3+5+N”重点产业布局,坚持“两新”导向抓招商抓项目,不断扩大产业优势、延链补链,打造更多经济增长极。同时,注重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连续三年以市委一号文件形式,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战新产业发展。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市委书记、市长“做东”,定期召开“政商恳谈早餐会”,诚心诚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设立包头科技创新日,连续举办“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包头以满满诚意礼遇企业、尊重人才,鼓励创新,让企业在包头安心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
早日重回历史最高水平,是包头这座老工业城市定下的发展目标,也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城市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强化“有解思维”不动摇,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竭尽全力为企业与人才的发展保驾护航,厘清自身发展的优势,让包头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路子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