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艳
数字时代,我国目前网民规模已超11亿,老年网民比例也在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60岁以上网民群体规模已超1.7亿人。
互联网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从“高息理财”“代办社保”到“养生保健”,骗局花样翻新,手段层出不穷。不少老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钱”瞬间蒸发,身心遭受重创,甚至酿成悲剧。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关乎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刻不容缓。
为老人筑起“金钟罩”,需多方合力织密防护网:家庭关爱,是最温暖坚固的“防火墙”。子女亲属应主动担起“数字反哺”之责。耐心讲解新型骗术,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安全功能,为常用设备安装可靠的反诈应用。更重要的是,常回家看看,多些陪伴唠嗑,用亲情温暖驱散孤独,提升老人防范意识,使其在面对“高收益”诱惑和“免费”陷阱时,能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盲从。监管执法,需亮出最锋利的“法治剑”。监管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养老诈骗露头就打、打早打小。建立涉老金融、健康产品等领域的规范“白名单”,压缩诈骗滋生空间。推动反诈宣传从“文件”走向“身边”,融入社区活动、嵌入电视节目,用通俗语言、鲜活案例让防骗知识入脑入心。如包头市最近正在大力推广下载注册“防骗金钟罩”小程序,及时预警诈骗风险;出台《包头市全民反诈见义勇为奖励办法(试行)》,鼓励群众举报线索、协助破案,形成全民反诈、群防群治的强大声势,值得点赞推广。平台责任,要构筑最智能的“防护盾”。互联网平台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关口,必须压实主体责任。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主动识别、过滤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话术和高风险信息,建立有效防护机制。加强人工审核复核,及时封堵技术漏洞。积极开设线上“银发反诈课堂”,用真实案例、生动动画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实用、易懂的防骗指南,让科技更有温度、服务更显担当。
守护“养老钱”,就是守护社会的道德底线与公平正义。这不仅是保障亿万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现实需求,更是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当家庭关怀的涓涓细流、政府监管的雷霆之力、平台治理的技术之盾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参与,汇成强大合力,一张疏而不漏的反诈防护网必将日益坚固。唯有如此,方能让每一位老人在拥抱数字时代时少一分忧虑、多一分从容,让“夕阳无限好”不被骗局阴霾所侵扰——这是对生命尊严的庄严捍卫,亦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温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