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航
提到残疾人群体,我们总是有这样的印象:生活行动不便、在就业创业方面受到制约、难以融入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7月3日,“大爱北疆 助业自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残疾人就业创业创意赛现场赛开赛,这场大赛向我们展示了残疾人群体不一样的就业现状,打破了对残疾人群体的刻板印象,也向展示了残疾人群体在新兴领域就业创业的无限可能。
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参赛选手带来40个优秀项目,在创业组与创意组的赛道上展开角逐。从帮助残疾农牧民耕作的智能灌溉系统、到AI智能直播助力居家残疾人增收、再到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制作,一个个好项目源自于生活中残疾人就业创业痛点,涵盖了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尽管各位参赛者的自身条件不尽相同,但都能在此展现出适合自身的就业创业之路。
腿脚不便的农牧民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田间的麦苗就喝饱了水,今年的收成并不会比乡亲们少;难以出行长期居家的叔叔阿姨坐在电脑前,AI形象的背后,无人会想到这位滔滔不绝的主播与常人有何二致;精美的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人们只会惊叹于创作者的心灵手巧而非生理缺陷……大赛中的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不是简单地给残疾人以工作,而是通过在新兴领域的不断创新,用数字技术消弭身体局限带来的鸿沟。
大赛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每一位参赛者的匠心独运和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关心,但其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大赛不仅仅给予了参赛者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凝聚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资源的平台,让好项目和好政策相遇、好想法被好企业实现。正如采访中写道,通过大赛,仲璐的手工服装饰品在自治区及包头市残联的支持下,实现了从个人爱好到手工作坊再到生产车间的转变,吸纳帮助了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属,经济效益也逐步攀升,成为残疾人群体创业的榜样。
站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这场大赛的本质不是一场以帮扶为目的的公益活动,而是立足于数字技术,用创新弥补缺憾,用社会制度让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绽放光彩,让社会看见残疾人群体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