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丨央地携手 驶入高端制造新赛道
来源:包融媒   2025-09-16

□柳文杰

近日,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先进金属增材制造示范线正式启动。这条贯穿“制粉—成形—后处理—检测”全流程示范线,不仅是内蒙古首条、规模最大的高端金属增材制造项目,更标志着包头正式驶入高端金属增材制造“新赛道”。

增材制造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贯通材料、装备、工艺、软件、应用全链条“未来产业”。包头示范线具备年产450吨钛合金粉、3000件增材制造构件的生产能力,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这意味着包头不仅填补了内蒙古产业链空白,更在我国高端制造业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新的支撑点。

央地合作是这一项目成功落地的关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自治区、包头市携手,实现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这种合作模式打破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正是央地合作结硕果的重要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示范线启动的同时,“蒙科聚”第57期增材制造领域科技成果专题发布会同步举行,五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先进技术成果集中发布。从“密集激光阵列大层厚高效率激光粉床增材制造技术”到“基于稀土添加的金属增材制造形性协同调控技术”,这些创新成果展现了包头在增材制造领域的科研实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让这些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立足包头,放眼全国,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条示范线的战略价值。增材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正在重塑传统制造业形态。包头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高端金属增材制造,不仅能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更能够在全国制造业布局中发挥节点作用,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央地合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能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发力,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找准发力点,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有机统一。

新征程上,包头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答卷。从“制造”向“智造”,这种转型不仅关乎一座城市的振兴,更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包头方案”,也必将为这座城市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图日根;一审:图日根;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