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杰
八十年风雨沧桑,历史回响依然铿锵。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全民国防教育日在时光中交汇,我们站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间节点上,不仅为了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峥嵘岁月,更是为了在新时代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
忆往昔,在那段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岁月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是3500多万军民以血肉之躯铸就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悲壮抗争。它深刻揭示了一个真理:能战方能止战,强国必先强军。国防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能否捍卫、安全能否保障、发展利益能否维护,更关系到民族尊严的维护与和平发展的延续。历史的惨痛教训时刻告诫我们,和平并非从天而降,国防观念的松懈,便是危机的开端。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强化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到加强国防建设是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大计。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但并非生活在一个绝对和平的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如疾风骤雨般迅猛发展,战争形态正发生着深刻演变。这一切,都对国防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意味着全民国防教育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我们要创新形式载体。在信息时代,新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我们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可以运用新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国防教育体验,让国防教育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同时,要讲好抗战故事、英模故事,更要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让国防教育可触可感、入脑入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
全民国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知识和安全形势的传授,更要融入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视野。让公众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紧密关系,认识到国防现代化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每一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就像前不久的九三阅兵,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现代军力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全民国防教育课,极大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个特殊节点,回望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千钧重量。让我们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将历史警示转化为现实担当,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军行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汇聚起众志成城、共筑国防的磅礴伟力。
从历史的烽烟中走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强大的国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全民族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把历史的警示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将爱国之心化为强军之志,凝聚起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之力。以不可撼动的意志、与时俱进的观念、扎实有效的行动,共同筑牢捍卫和平的钢铁长城,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护航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提供坚实保障、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