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丨小煤块里的大民生
来源:包融媒   2025-11-25


□张丹丹 赵遐

近日,包头市石拐区、固阳县等地2025-2026年“暖心煤”发放工作陆续收官,一车车远低于市场价的优质燃煤,正带着党和政府的温暖,被送进寻常百姓家。

对北方农牧民而言,冬季取暖的煤块是“刚需”,炕头热不热、屋内暖不暖,直接关系着他们能不能全家安稳过冬。曾经,燃煤支出是不少农牧民家庭一笔不小的负担。政府通过统一采购、补贴的方式,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直接供应取暖燃煤,切实帮助群众用上实惠煤。今年,石拐区储备的2100余吨“暖心煤”已惠及1200多户农牧民,460元/吨的统一采购价较市场价每吨足足低了三四百元。固阳县也为761户群众配送了1131吨优质燃煤。“暖心煤”不仅帮农牧民家庭减轻了经济担子,也悄然抚平了大家过冬的忧虑。这份民生温暖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暖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暖心煤”的意义,不仅在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在于汇聚起了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为民服务的坚实力量。发改部门提早谋划、提前部署,一方面从源头确保煤源稳定可靠,另一方面精准建立全县农户、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用煤需求台账,确保不漏一人一户。交管部门提前勘查规划运输路线,科学避开拥堵路段,提升配送效率,全力保障配送过程安全高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成立专项检测小组,建立“批批检、车车查”的质量管控机制,严格把关煤炭发热量、含硫量等核心指标,坚决杜绝劣质煤流入群众家中。这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政策从纸面条文,转化成群众可感可知的温暖,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民生工程未必需要“大场面”,把群众的“小事”办到心坎上,就是“大民生”;治理效能也无需“炫技”,让政策的温度精准抵达最需要的地方,便是“好成绩”。当一车车“暖心煤”赶在寒冬来临之前点燃炉火,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驱散寒冷的燃煤,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写照。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张彦军;一审:张彦军;二审:张富博;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