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硕果 重拾“小时候的西红柿味道”
来源:包融媒   2025-11-04

头条图(5801965)-20251104171022


走进包头市沣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一串串饱满鲜亮的番茄挂满枝头。总经理阎永杰随手摘下一颗BY001番茄,掰开后露出饱满的果肉:“这个品种口感沙甜,糖度能达到6%,果型很好,市场反响也特别好,给我们带来的销售利润十分可观。”

这抹亮丽的红色,正是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番茄品种落地的成果。同时今年包头市农科院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转移转化资金项目,主要内容是将该院自主研发的BY001、BY002、绿洋梨三个番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项目通过“科研单位+核心示范区+农户”协作机制,在包头市打造了200亩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3000亩种植面积,为我市蔬菜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品种创新结硕果

“我们这三个品种都是瞄准包头市场需求选育的,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6%。”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室主任刘燕介绍。田间测产数据显示,BY001、BY002作为粉红果番茄杂一代品种,较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且高抗病毒病、枯萎病、叶霉病等常见病害,十分适合包头及周边地区种植。

在九原区示范点测产现场,技术人员记录下一组数据:BY002前期产量达2673公斤,BY001达2475公斤。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新品种在抗病性和口感上实现了双突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左右,让消费者重拾“小时候的西红柿味道”。

丰产更要丰收。包头市沣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阎永杰算了一笔账,该公司种植BY001与BY002一年多时间,该品种产量较其他品种增加可达5%至20%,市场认可度极高,高端客户的市场价甚至可达8-12元/斤,带动收益提升28%左右。

据了解,今年9月,这些品种成功走出内蒙古,与上海美番乐公司签订50万元技术转化合同,将用于鲜食和加工汁用双渠道开发。这意味着包头自主研发的番茄品种不仅服务本地,更在全国市场崭露头角。


产业振兴绘新卷

据刘燕介绍,该项目示范了番茄东西起垄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2项新技术,培训农技人员及农民200余人次,帮助农户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推动生产向高效化、精准化转型。

在九原区的示范田里,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对产品进行科学测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测产不仅要看产量,更要评品质。”测产人员现场同步对果实的横纵径、果形指数、糖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测定。测糖仪显示,新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在6%左右,口感酸甜适中,风味浓郁。

如今,包头市已形成以东河区、九原区为核心,辐射固阳县及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周边盟市的番茄产业带。项目通过5个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标准化种植,使番茄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选育力度,扩大示范推广范围,让更多自主研发的优质品种在内蒙古大地生根结果,为保障‘菜篮子’工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刘燕说。

科技育良种,沃野结硕果。包头农牧科学研究院正用科技创新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塞北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产业之花。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硕;编辑:李宁宁;校对∶黄蕾;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webwxgetmsgimg

责任编辑: 李宁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