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口岸生活圈富了当地人
来源:包融媒   2025-09-15

智慧口岸生活圈富了当地人


随着中蒙博览会的连续成功举办,释放出的发展红利正通过满都拉口岸持续涌入北疆牧民家中。昔日沉寂的边境之地,如今已成为中蒙开放合作的重要前沿,一个以口岸为核心、辐射周边牧区的“智慧口岸生活圈”日益清晰,“开放红利”持续润泽北疆百姓。2024年,达茂旗光伏储能系统通电项目为边境一线16户戍边牧民提供了稳定的电源,彻底改变了以往用电受限的局面。在距离中蒙边境仅五公里的巴音花镇草原深处,牧民宏宏一家世代居住于此,如今稳定的电力和顺畅的网络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牧民宏宏和家人与网友互动。


记者到访时,宏宏正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向全国网友展示草原风貌。作为拥有11万粉丝的“新牧人”,他一边滑动手机展示以往发布的视频,一边感慨道:“以前这里电压不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现在稳定充足的电力不仅能满足所有日常需求,还能顺畅做直播。”

在巴音花镇吉忽龙图嘎查,牧民斯日古楞也对通电后的生活赞不绝口。他说:“通电之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可以方便地用电照明、做饭、取暖,还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如今,在达茂旗边境线上,星星点点散居的牧民,不仅因上电项目迎来了崭新的生活,也受益于“满都拉——杭吉”国际班线带来的开放便利。顺畅的国际通道,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人气、商机与发展可能,共同构筑起一个充满活力的边境新发展格局。

在满都拉镇的各商店里,常常能看到乘坐国际班车前来选购生活用品的蒙古国旅客。刘强在国际班线乘车点附近经营着一家超市,他在交谈中告诉记者:“自从中蒙班车通车后,蒙古国顾客来满都拉口岸方便多了。我们这儿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很多人定期过来采购日常用品。”据了解,满都拉镇居民只需办理便民证即可乘坐班车,其他人员需携带护照乘车。这一客运班线的开通,大幅降低了跨境务工人员的出行成本,为两国人文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中蒙博览会推动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升级,更促进了口岸通关便利化。近年来,满都拉口岸积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全面优化通关流程,将货车通关时间大幅缩短至30分钟,道路畅通与高效通关协同发力,吸引更多企业选择满都拉口岸,有力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口岸经济带动就业倍增,报关员、物流司机、仓库管理员、车辆维修师、酒店服务员等岗位不断涌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这些不断涌现的岗位,不仅让边疆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让他们在参与中蒙合作的进程中,真切触摸发展的脉动,共享沿边开放的丰硕成果。

从昔日的闭塞边陲到如今的开放前沿,满都拉口岸的变化只是我国沿边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蒙合作的不断深化,满都拉口岸正从传统的货物通道向集贸易、物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口岸迈进。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婧美;通讯员:肖旭婕;图/通讯员:邢洁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