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稀土高新区市场监管一线,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戴着执法记录仪,胸前的党员徽章格外醒目,从环保攻坚的“硬战场”到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阵地”,40年市场监管生涯里,稀土高新区市场监管和应急管理局万水泉市场监管所所长杨润胜,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成为群众口中“看得见、信得过”的贴心人。
勇挑重担
啃下环保攻坚“硬骨头”
2016年,随着稀土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敖陶窑村一处大院内自发形成的15家无手续停车、修车厂逐渐成为环境治理的“顽疾”,油污顺着地缝往土里渗,废旧零件堆得比院墙还高,村民连井水都不敢喝。几轮联合整治下来,商户要么锁门躲着,要么拍着桌子叫板,问题始终没解决。
刚接下任务的杨润胜,没皱一下眉,更没说半个“难”字。在工作部署会上,他攥着拳头说的话掷地有声:“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的责任!环保攻坚怕得罪人,政策就落不了地;环境再继续恶化,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揣着一本翻得卷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了村。商户早上开门,他已经在门口等着;中午人家吃饭,他蹲在路边啃馒头;有人急了拍桌子,他先递上杯热茶,指着院外玩耍的孩子说:“老哥,咱挣钱也得顾着孩子,你看这油污流到田里,娃们连个玩耍的地儿都没有。要是合规经营,以后做生意也踏实,不是吗?”
他磨破了鞋,说哑了嗓子,硬是把商户的抵触情绪一点点化开。到了搬迁那天,15家维修户没一家拖后腿,一天之内全搬空了。村民们拉着他的手,指着终于能敞开的窗户,眼眶泛了红:“杨同志,这下咱终于能呼吸口干净空气了!”
后来杨润胜获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有人提起这事,他只摆摆手:“环保是老百姓的保命事,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来。”
立足本职
织密市场监管“防护网”
环境保护攻坚的成效,只是杨润胜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作为市场监管所所长,他始终牢记“守底线、查隐患、保民生”的职责,在规范市场秩序、守护群众权益中展现担当。
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任务,润恒城物流园区是个“老大难”——大货车堵得水泄不通,垃圾顺着墙角堆成山,小广告贴得满墙都是。为了把这件事办好,杨润胜把“办公室”搬到了园区,早上五点就跟着保洁员清垃圾,中午顶着太阳协调停车秩序,晚上还要跟商户商量整改方案。有商户劝他:“杨所,差不多就行,别太累了。”他说:“环境好了,你们进货方便,生意也能更红火,这不是双赢吗?”
连续一个月,他从清晨忙到深夜,园区里的垃圾清走了,停车线划整齐了,连空气里的尘土味都淡了。商户路过他的“临时办公室”,总会过来聊几句:“杨所,现在进货车开进来心里都亮堂了!”
坚守初心
践行党员干部“为民情”
“作为党员,心里得装着群众;作为市场监管干部,手里得握着责任。”这话杨润胜常挂在嘴边,更刻在日复一日的行动里。他总说,为民服务不用干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老百姓的“小事”办实了,就是最实在的初心。
2021年6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里,杨润胜心里记挂着奥林老年公寓的孤寡老人——老人们行动不便,出门理发成了难题。他立刻带着想法跑遍辖区,拉着四家理发店的老板为老人义务理发。
活动当天,老年公寓里满是笑声。理发师们俯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给老人修刘海、推鬓角,杨润胜则在一旁帮着递工具、陪老人唠家常。临走时,老人们硬是把藏在抽屉里的点心、水果往大家手里塞。有位奶奶拉着杨润胜的手不肯放:“孩子,你们比亲人还贴心啊!”
这份“为民心”,不只装着辖区的百姓,更连着远方的同胞。2021年7月,河南暴雨的新闻刷屏,杨润胜看着灾区的画面,一宿没睡好。他连夜联系上灾区救灾人员,得知当地缺粮缺菜,第二天一早就冲到润恒城。“河南老乡正难着呢,咱得帮一把!”他在市场里挨家挨户动员,短短一天,72887斤新鲜蔬菜、2942件面包饼干堆满了两辆半挂车,价值足足50多万元。车身上“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包头人民与河南老乡风雨同舟”的红底白字横幅格外醒目。救灾物资第二天便送到河南卫辉群众手中,也将包头的暖意稳稳送到了灾区人的心坎上。
岁月流转,杨润胜始终坚守市场监管前沿,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航向,在维护秩序、守护生态、服务群众的路上步履不停。这份坚守,是稀土高新区基层干部履职尽责的生动注脚,更是千万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活缩影。他用实干赢得民心,以担当树起标杆,不仅照亮了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激励着更多基层工作者在为民奉献、推动发展的征程上奋勇争先,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注入源源不断的“基层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贾婷婷;编辑:张飞 ;校对:吴存德;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