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捡土豆”成为顶流的启示
来源:包融媒   2025-10-19

(产经头条)土豆田里的文旅密码


□张彦军

最近,去内蒙古“捡土豆”成为全网的热门话题,不少视频爆红网络,网友评论一波又一波,大有将“捡土豆”进行到底的气势。

土豆,学名马铃薯,是内蒙古的土特产,当地人也叫山野、山药蛋,是当地人常吃的食物,价格便宜、营养健康、四季皆宜。主要种植区分布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及包头市固阳县等地。

每年秋季,特别是国庆节前后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内蒙古各地都会上演收土豆的盛大场景。但是机械收割过的土地,还会遗留下一些小的土豆,雇人捡成本太高,种植户一般就扔在地里不管了。这也是国庆假期“捡土豆”爆红网络的时间逻辑和客观条件。

土豆,本是平常之物,年年种,年年收。为何今年爆红网络?起因是不知道哪位游客,到秋收过的地里去捡土豆,随着网络传播发酵后迅速将“挖土豆”这个土项目带成顶流。

有网友感叹“挖的是土豆,收获的是开心”“如同寻宝一般快乐”“情绪价值远超土豆价值”“这才是人间烟火气”“捡土豆,解压又快乐”。

“挖土豆”成为全网顶流,看似偶然,实则背后藏着必然的逻辑。首先是快乐。正如网友所说,土豆也许并不值钱,但挖和捡的过程却充满了乐趣,有一种寻宝般的成就感,情绪价值远超土豆价值,尤其是孩子们在挖土豆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最纯真的快乐。此外,捡土豆也唤起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过去时光的回忆,这是一种别样的岁月静好。

二是接地气。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方式。捡土豆这一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农事劳动,感受泥土的芬芳和丰收的喜悦,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城市生活中难以获得的。

三是超高的性价比。大多数市民熟悉的是大棚采摘,可是在辽阔大地上挖土豆却很少体验过,而且是免费的,这给大家带来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

同时,内蒙古老乡的大方和豪爽也让游客印象深刻。“啊呀,土豆不是这样捡的!是这样的。”有的农户不仅同意游客捡拾土豆,还主动教他们如何挑选,有的甚至教游客烤土豆,现挖现烤现吃,把宠客做到田间地头,体验感简直拉满。

为了回应网友的期盼,内蒙古各地也纷纷响应,推出“捡土豆”线路。其中就有包头的固阳县。

“捡土豆”的火爆并非偶然,它是快乐、接地气、新奇等多种元素完美融合的结果,也为各地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衷心希望文旅部门和从业者们能从中汲取灵感,把握发展机遇,围绕 “捡土豆”这一新晋顶流,发展、衍生出更加丰富的文旅项目,让更多人走进内蒙古、走进包头,种下文旅发展的新“土豆”,让文旅产业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这片土豆地里,期待一篇“秋天的童话”。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