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自治区城镇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现场会通过实地观摩与经验交流,集中展示了包头市在探索城镇老旧住房自主更新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更为自治区各盟市相关专业领域搭建起了交流平台。

与会代表集中观摩包头市四个各具特色的原拆原建项目
在当天的观摩活动中,包头市四个各具特色的原拆原建项目集中展示了多个路径的创新探索。青山区六合成项目以195天实现“交房即交证”的“包头速度”,这个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项目,让296户居民切身感受到城市住宅更新带来的获得感。东河区土六栋项目作为包头市首个居民出资主导的自主更新项目,开创了“居民自治、居民自主、居民自筹”的新路径。156户居民通过平均每户出资18万元实现“自主更新”,这一模式因其创新性和可复制性,已成为向全国推介的典型案例。昆区林南平房区项目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28天完成674户征拆协议签订,总建筑面积达12.25万平方米。该项目不仅安置回迁居民658户,还同步推进道路延伸与配套建设,实现了民生改善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双赢。而昆区团8# 街坊项目以96.8%的高回迁安置比例,精准回应了居民“安土重迁”的深切期盼。

东河区土六栋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
包头市在城镇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工作中,成功构建了“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居民主体+商业反哺”的多元资金分担机制。这一机制有效破解了资金筹措难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包头市已实施改造项目10个,改造后房屋面积增至2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300余户。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包头市创新审批“绿色通道”,打造高效便捷的“包头审批模式”,有力保障了项目高效推进。同时,始终坚持“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理念,通过成立居民改造委员会、实行方案票决制等方式,确保改造工作真正“想居民之所想、行居民之所盼”,让居民意愿贯穿项目决策、建设、管理全过程。

青山区六合成项目,历时195天实现“交房即交证”的“包头速度”
包头市紧紧抓住入选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的机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重点从老厂房、老房子、老街区等综合更新改造入手。通过定制化方案破解不同类型老旧区域的核心痛点,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浩表示:“通过原拆原建改造工作,我们为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居住品质,增添了配套设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在推动城市更新水平提升、增强居民宜居体验的同时,包头市正加快走出一条适合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硕;摄影:祝家乐)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