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学东
“一把手”接听12345热线,“真接、真办、真解决”,听民意、察民情、解难题,千方百计让百姓满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随着活动有条不紊进行,“一把手”通过接听热线,收集到了大量问题,了解到了政情民情,涉及到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关系到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青山区“一把手”接完热线马上会商,直面问题:能立即解决的,要求当天下午就办,让百姓尽快看到进展。其余问题限时办、清旧账。现场拍板,加速推进,体现了民有所呼、接诉即办。一条热线加速城市良性治理,市民诉求驱动城市向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关键看情怀、看态度、更看效果,从最根本上考验的是群众感情、群众立场问题。接诉即办无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一把手”接完12345热线,现场办公,马上处理群众诉求,这样的双向奔赴有助于推动政府公共服务高质量配给: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及时、准确、高效回答了民生之问。接诉即办,在某种程度上让群众成为城市治理的发起者、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治理成效的获得者、治理程序的监督者,全过程人民民主自然内化在城市治理过程,大大激发了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接诉即办落点在效率。民之所呼,政之所兴。群众的“心上事”是为民的“上心事”,群众的“闹心事”是解题的“切入点”。因此,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管齐下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才能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难事变暖事,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青山区“一把手”接完热线,现场办公、分类处理。昆区“一把手”现场会商,立下“军令状”,责任到人、卡死时限,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效率,迅速回应,当即开办,解答每一个民声,处理每一处诉求,有利于实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高解决率和高满意率。
接诉即办促进了多元共治。基层治理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多元发力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加深厚的基础支撑。群众诉求是最直接的治理源头,多元共治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抓手,随着治理重心下移、治理力量下沉,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客观上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大家“有事好商量”的良好氛围。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热线架起了群众诉求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桥梁,拓宽了群众诉求直达党委政府的渠道。呼声直达,回应及时;民意畅通,办事快捷,一条热线串起民生万条线,真正成了百姓的暖心线。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