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市持续深化“三在三找”和“四个一”工作机制,以入围“国家氢能试点”、获批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全国最大新能源电解铝项目”投产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全市经济稳中优进。
根据盟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7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5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630.7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789.7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比为1.4:47.0:5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6.9%、41.5%。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三大门类齐头并进。前三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制造业增长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34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64.7%,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含稀土)增加值增长47.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稀土、氢储产业拉动明显。全市“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有效成果,前三季度,稀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较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6.9%。氢能储能展现出澎湃动能,氢能产业增加值增长180.6%,储能产业增加值增长54.6%,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0.7和44.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
第二产业投资规模扩大。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2.1:79.2:18.7,与同期相比,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提高4.3个百分点。从增速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高于全市投资5.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7个百分点。
风光氢储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全市积极推动新能源项目落地见效。前三季度,风电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倍,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氢能、储能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5%和1.2倍,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6个百分点。
新建项目贡献突出。前三季度,新入库项目574个,同比增加36个,完成投资增长44.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8个百分点。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92个,同比增加35个,完成投资增长68.2%,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2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7亿元,同比增长7.4%。
商品零售拉动有力。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7.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商品零售额217.6亿元,增长14.1%,拉动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20.1亿元,下降4.3%。
升级类消费热度不减。前三季度,升级类商品消费展现出韧性,保持活跃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长10.1倍,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3.8倍,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96.8%,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5%,四类商品合计拉动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
线上消费实现“双提升”。前三季度,线上消费持续向好,增速、比重较上半年实现双提升,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5.1%,较上半年提高28.2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3%,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海芳)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